血脈弦歌堶臺灣音樂人的“民族心”和“愛國情”
總有一些旋律
能夠穿越海峽
將兩岸的情感紐帶
編織成永恆的詩篇
亦成為
“兩岸一家親”
最動情的注解
《鄉愁》
作詞:余光中 作曲:楊弦
......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1975年,在臺北中山堂舉行的“現代民謠創作演唱會”上,臺灣歌手楊弦將余光中的《鄉愁》等多首詩作譜上曲,和一群熱血青年進行現場演唱,由此開啟了臺灣民歌運動的序幕。楊弦用音樂訴說對土地和家園的熱愛,他的音樂在那時撥動了無數臺灣青年的心弦。
《吾愛吾國》
作詞、作曲:陳彼得
......
我舍不得她
因為她是我心愛的祖國
我怎能看到她孤單分離
再受苦難折磨
......
盡管身處異鄉,但陳彼得對故土的思念從未停歇,這份情感也成為他音樂創作的不竭源泉。與陳彼得年齡相倣,經歷相似的淩峰對祖國的認同與熱愛也同樣從未改變。在兩岸尚處隔絕的歲月里,這份刻骨銘心的鄉愁與家國情懷,被陳彼得傾注于《吾愛吾國》之中,並由淩峰演唱。
《故鄉的雲》
作詞:小軒 作曲:譚健常
......
歸來吧 歸來喲
浪跡天涯的遊子
歸來吧 歸來喲
別再四處飄泊
......
當費翔來到大陸,登上春晚舞臺演唱《故鄉的雲》,可以說是別具意義。他動情的歌聲,承載了跨越海峽的思念與期盼,也讓無數老兵在淚光中望見故鄉的輪廓。就在1987年,兩岸血脈親情終于融化了阻隔的堅冰,衝開了封閉38年之久的兩岸往來之門。
《把根留住》
作詞:童安格/黃慶元 作曲:童安格
......
一年過了一年
一生只為這一天
讓血脈再相連
擦幹心中的血和淚痕
留住我們的根
“來者落地生根,去者落葉歸根。”兩岸中國人對“根”的共同情感和深刻認同,在1990年臺灣歌手童安格發行的專輯《花瓣雨》中得到了深刻體現。這張以情歌為主的專輯里,傳唱度最高、最引人共鳴的,卻是一首超越愛情主題、抒發海峽兩岸血脈深情的作品——《把根留住》。
在這些傳唱兩岸的
經典歌曲中
我們聽見了
對故土的眷戀
對根脈的守護
對民族的認同
對祖國的熱愛
這血脈弦歌
定永不停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