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焦點訪談堶CR450動車組跑出中國創新“加速度”

2025-10-28 14:37: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中國高鐵,正是我國科技創新的一張亮麗名片。“十四五”時期,以CR450動車組為代表的一項項重大技術裝備項目取得新進展,實現新突破,目前正在運用考核的CR450動車組樣車就在今年上半年跑出了單列時速453公里、相對交會時速896公里的最新紀錄。

  在第十二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上,正在測試的兩列CR450動車組開到了北京。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員 趙紅衛:這個車變化還是非常大的,車頭更長了,達到了15米,車頭也更尖了;另外車體的高度也從原來的4050毫米降到了3850毫米,降低了20厘米,車下也進行了全包覆,這是為了進一步減小列車運行時候的阻力。

  CR450動車組雖然整體高度降低了20厘米,但在車廂內,空間上感覺並沒有什麼變化。駕駛室布局更簡潔而緊湊,更加智能化。

  作為“十四五”規劃裝備制造業的國之重器,CR450動車組試驗速度可達450公里/小時,運營速度可達400公里/小時,是全球跑得最快的高鐵。

  從時速350公里到400公里,意味著我們的出行速度會更快,我們的假日生活圈將會走得更遠。但這50公里的增速,也讓CR450駛入了世界高鐵速度的“無人區”,需要突破一項項技術難題,每項指標的實現都需要顛覆性創新。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機車車輛研究所副總工程師 黃金:除了要有更大的動力支持之外,還要有更加可靠更加安全的制動係統,使列車能夠停得住停得穩,這就給制動係統帶來了巨大挑戰。

  現在運營的CR400動車組在時速350公里的情況下,降到車速為0,制動距離的要求需要6500米。而CR450動車組從時速400公里降到速度為0,制動距離的要求同樣是6500米。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機車車輛研究所副總工程師 黃金:時速400公里下的制動,制動盤的最高溫度能夠到700℃。我們在地面做試驗的時候,剎車盤就屬于燒紅的狀態,還不能因為高溫造成性能降低,通過對制動盤和閘片的性能提升,保證了CR450制動係統的性能。

  CR450動車組速度更快,也會對軌道帶來更大的衝擊。CR450動車組是在現有高鐵線路上跑,所以必須減重。

  牽引係統,在保證功率提升的基礎上,減重15%;制動係統,在滿足更高制動要求基礎上,減重10%;車體減重10%等等。最終,CR450動車組要實現整體減重10%、“瘦身”50噸的目標。

  就像我們開車一樣,速度越快,產生的胎噪、風噪也越大。CR450動車組能帶來像現有復興號動車組那樣安靜舒適的乘車體驗嗎?

  CR450動車組設計要求是,時速400公里運行時,整體噪聲水平與現有復興號動車組時速350公里運行時相當。

  CR450動車組的新技術研發和新材料,不少已經反向應用到現在運行的復興號CR400動車組上,以提高其性能。那麼,這麼多新材料的應用,跑下來,安全嗎?

  北京交通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 王文靜:我們實驗室是結構強度實驗室,作用就是檢測高速列車上的這些結構件,筋骨是不是足夠強壯。我們實驗室發明一個相當于能夠模擬氣動載荷試驗裝備,進行了1000萬次疲勞試驗,試驗的結果充分證明了我們的設計滿足400公里高速運行需求。

  現在,CR450動車組已經在進行實際運行測試,試驗期間完成了試驗時速450公里等關鍵試驗項目。

  一個國之重器的誕生,它調動的是全社會的科研力量,帶動的是裝備制造業上下遊產業鏈產品技術的整體提升,也是新型舉國體制強大優勢的體現。

  一列動車組列車,從研發、制造到運維服務,設計生產動車組零部件的主要企業超100家、參與企業超2100家,覆蓋國內20多個省區市。新的技術需求也在帶動傳統產業在研發上不斷創新。

  輪軸是高鐵列車最重要的安全部件之一,過去一直依賴進口。十幾年來,高鐵的升級迭代,不斷催生出自主研發的動力。現在,國產更高強度的輪軸,已經跑出了時速450公里的速度。

  以復興號動車組為例,大概由50多萬個零件組成,涵蓋了機械、冶金、材料、電力電子、化工、信息控制、計算機、精密儀器等眾多技術領域,形成了千億級的產業規模。高鐵列車越跑越快,也帶動整個高鐵產業鏈不斷提質升級,裂變出新的產業。

  截至2024年底,中國高速鐵路營業里程達4.8萬公里,佔世界高速鐵路總里程的70%以上,是世界上高速鐵路運營里程最長、在建規模最大、商業運營速度最高、技術最全面、運營場景最為豐富的國家。進入“十四五”以來,中國高鐵依靠自主創新,基礎設施和移動裝備水平不斷提升,總體邁入世界先進行列,部分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在第十二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上,國際鐵路聯盟總幹事長參觀了CR450動車組樣車,作出了這樣的評價。

  國際鐵路聯盟總幹事長 弗朗索瓦 達韋納:我認為CR450動車組是一個非常大的技術革新,從350公里時速到400公里時速將極大提升鐵路的競爭力,將在未來實現更高的商業速度,提升鐵路的優勢,技術人員攻克了很多技術難題。我非常期待未來能乘坐時速400公里動車組來實現一次旅行。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在交通運輸領域,新技術應用、新裝備研發、新業態發展,創新場景應用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截至2024年底,鐵路營業里程比“十三五”末增加約1.6萬公里,其中高鐵增加1萬公里;公路總里程增加約29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增加3萬公里;高等級航道通航里程增加1600公里;國內航線達到4513條,通航264個城市,覆蓋全國91.2%的人口。這些成就的取得,都離不開制造強國戰略。新技術、新裝備讓中國高鐵、中國路、中國橋、中國港、中國快遞等“中國名片”更加亮麗。

  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核心要素,就是科技創新。正是不斷創新,“中國速度”才會越來越快。除了交通運輸領域,“十四五”時期,我國很多領域的高端裝備創新成果競相涌現,一批重大裝備產品實現應用,國產化、自主化水平顯著提升,越來越多的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了自己手里。面對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將會交出更亮眼的成績單。

[責任編輯:滕丹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