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英國專家:期待“十五五”規劃助力全球穩定與共贏發展 開拓英中合作新機遇

2025-10-28 10:00:00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字號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胡曉薇):剛剛閉幕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為極不平凡的“十四五”吹響了勝利收官的號角,更為“十五五”關鍵時期繪就發展宏圖。在國際人士看來,圍繞下一個五年規劃,中國發出了哪些信號?將給世界帶來什麼?英國格拉斯哥商會中國戰略顧問、上海財經大學客座教授約翰·威爾遜在接受國際在線記者專訪時表示,他相信“十五五”規劃不僅將指引中國顯著增強自身經濟韌性,更有望為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注入寶貴的穩定力量,給包括英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創造嶄新的合作與發展機遇。

  威爾遜高度評價中國在“十四五”期間取得的非凡成就,並強調中國在全球風浪中始終發揮著穩定之錨的關鍵作用。他表示,中國在“十四五”時期面臨的外部環境與全球經濟形勢極為特殊,受新冠疫情、全球范圍內的地緣政治衝突,以及美國加徵關稅等多重因素影響。面對世界性的動蕩與不安,中國已然成為維係平衡的中流砥柱。在2021年至2024年間,中國經濟增速平均保持在約5.5%,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約為30%。與此同時,中國在綠色轉型和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技術創新,以及地區互聯互通建設等方面都實現了積極、顯著的進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成果尤為突出。他認為,據此可以判斷,未來在“十五五”期間,若國際環境平穩有利,中國應對挑戰、統籌發展的能力必將進一步增強。

  威爾遜表示,他從四中全會公報中看到,“新質生產力”仍將是中國“十五五”階段發展重心,中國將繼續深化以科技自立自強為核心的創新驅動。此外,他還充分感受到公報傳遞出的開放信號,中國將在“十五五”規劃引領下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這意味著中國將持續推進貿易夥伴多元化,在市場機制與政府調控之間實現最優平衡,刺激國內消費,並縮小城鄉差距,“種種舉措將大大增強中國經濟韌性。”

  “在此基礎上,所有願以理性務實態度與中國開展合作的國家,以英國為例,都將迎來新的機遇。”威爾遜指出,今年以來英中兩國高層互動頻繁,雙方達成多項合作成果,未來數月預計還將有更多高層交流互訪。他認為,除經貿領域合作潛力充沛外,英中合作機遇還涉及環境、文化和教育等多個方面。

  威爾遜提到,世界始終充滿不確定性,而在當前地緣政治問題日益復雜的背景下,這種不確定性尤為突出。對于全球經濟而言,中國發展方向的穩定性與政策延續性本身就是一項重要的積極因素。中國在四中全會公報中已清晰闡述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指導方針,這無疑為包括英國在內的各大經濟體在接下來的五年乃至更長時間段內制定對華合作方略提供了有益參考。

  威爾遜強調,正如英國前外交大臣詹姆斯·克萊弗利在2023年8月訪問中國時曾說:“沒有中國的參與,任何重大全球性問題——從氣候變化到公共衛生,從經濟不穩定到‘核擴散’——都無法得到解決。”這句話非常正確,而“十五五”規劃的開啟也將成為國際社會與中國深化互利合作的良好契機。

[責任編輯:滕丹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