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國際銳評堶紀念臺灣光復80周年 共同推進祖國統一大業

2025-10-27 09:16: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80年前的10月25日,臺北公會堂,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典禮隆重舉行,標志著遭受日本帝國主義侵佔長達半個世紀的寶島臺灣回到祖國懷抱。80年後的這一天,中國大陸舉行紀念大會,同臺灣同胞共同紀念這個承載著重要歷史記憶的日子。

  25日,紀念臺灣光復80周年大會在北京召開。此前一天,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以法律形式將10月25日設立為臺灣光復紀念日,並規定國家通過多種形式舉行紀念活動。臺灣輿論和國際社會給予高度關注。來京參加紀念大會的臺灣勞動黨主席吳榮元對媒體表示:“兩岸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個歷史潮流無人可擋。”中華海外聯誼會副會長、泰國中華總商會主席林楚欽表示,紀念臺灣光復80周年意義重大,將鼓勵全體中華兒女在新時代新徵程中為國家統一、民族復興作出新的貢獻。

  國際觀察人士認為,中國大陸舉行一係列活動紀念臺灣光復80周年,並以國家立法形式設立臺灣光復紀念日,既彰顯了臺灣光復是兩岸同胞的共同榮光、捍衛了抗戰勝利重大成果,也向國際社會宣示臺灣歸屬中國具有不容歪曲的歷史和法理依據,鞏固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普遍共識,展現了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堅定決心與堅強意志。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站在這一歷史坐標看,臺灣光復、回歸中國是二戰勝利成果和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1943年的《開羅宣言》、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1945年的《日本投降條款》等一係列具有國際法律效力的文件都清晰確認了中國對臺灣的主權。因而,臺灣光復是中國政府恢復對臺灣行使主權的重要鐵證,是臺灣作為中國一部分的歷史事實和法理鏈條的重要一環。換言之,臺灣地位問題在1945年抗戰勝利、臺灣光復之時已經徹底解決。

  歷史昭昭,不容篡改。近年來,賴清德及民進黨當局頑固鼓吹“臺獨”。他們與外部反華勢力相互勾結,炒作所謂“臺灣地位未定論”,刻意淡化臺灣光復的歷史意義,妄圖切斷臺灣與大陸的歷史聯結。不久前,賴清德在所謂“雙十”講話中絕口不提“抗戰”,卻用“終戰”這種日本軍國主義、右翼勢力用來掩蓋戰敗事實的詞語。甚至有民進黨政客揚言“沒有臺灣光復節”。這類數典忘祖的言行,是對歷史的背叛、民族的背叛,嚴重傷害了兩岸同胞的民族感情,嚴重破壞了兩岸關係。島內輿論痛批,這般“戀殖奴性”已無可救藥。

  面對當前兩岸形勢,有分析認為,中國大陸紀念臺灣光復80周年並決定設立臺灣光復紀念日,不僅是捍衛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重要成果、維護戰後國際秩序,也是對“臺獨”分裂分子和外部反華勢力歪曲歷史、混淆視聽的撥亂反正,具有重要的歷史與現實意義。

  銘記歷史,是為了開創未來。日前,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電賀鄭麗文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強調要“促進共同發展,推進國家統一”。剛剛閉幕的中國共產黨二十屆四中全會在公報中指出,要“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大業”。這充分展現出中國解決臺灣問題、實現國家完全統一的堅定決心。

  臺灣輿論普遍認為,兩岸要強化交流合作、促進臺海和平穩定,共同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兩岸關係學者指出,大陸設立臺灣光復紀念日、在國家層面舉行紀念活動,有助于兩岸同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共同把握歷史大勢,堅守民族大義,堅定反“獨”促統,同時也表明國家扎實推進祖國統一進程的目標清晰、行動有力。

  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大勢所趨、大義所在、民心所向。無論時代風雲如何變化,兩岸始終血脈相連、命運與共。兩岸同胞要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共護抗戰勝利重大成果,共同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絕不為各種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留下任何空間。時間將見證:臺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解決!

  (國際銳評評論員)

[責任編輯:滕丹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