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媒體熱議四中全會公報:“中國把人民放在核心位置”
中新網10月25日電 10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在北京閉幕。當天,二十屆四中全會公報正式公布,國際社會高度矚目。多家外媒回顧中國“十四五”時期取得的非凡成就,並期待中國繼續在構建開放、互聯互通、可持續的世界經濟中發揮關鍵作用。
公報備受矚目
“中國把人民放在核心位置”
法新社、美聯社、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等外媒紛紛在第一時間對公報主要內容進行介紹,多篇報道強調了公報在政策上的延續性和穩定性。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分析人士的話說,“世界上正在發生很多動蕩,但中國正在繼續實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計劃。”
《哈薩克斯坦實業報》指出,這五年來,“十四五”規劃讓中國夢更加貼近千家萬戶的生活。
新加坡《聯合早報》稱,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強調將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及推動高質量發展。
報道援引受訪學者的話指出,中國接下來將從以國內生產總值(GDP)為核心的增長模式,逐步邁向以民生福祉和民眾獲得感為導向的發展路徑。
報道還援引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教授顧清揚的分析稱,過去世界普遍“重視經濟增長,而忽視了增長果實如何分配給民眾,讓人民有獲得感”,而全會公報顯示,中國正把人民放在核心位置,進而才會強調擴大內需。
新加坡管理大學副教授傅方劍認為,高質量發展意味著中國經濟不再以GDP增速作為唯一衡量標準,未來將會更多地關注人民的滿意程度等比較軟性的指標。
“十四五”成就非凡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
《哈薩克斯坦實業報》關注到,截至2025年6月底,“十四五”時期中國實際使用外資累計達7087.3億美元,同時,累計新設外資企業22.9萬家。
報道稱,這些數字不僅僅是統計數據,更展現出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發展潛力。
報道認為,中國的成功對哈薩克斯坦意義非凡。中國在“十四五”規劃期間在紡織、農業和綠色能源技術領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正為哈南部地區的經濟增長作出貢獻。
《哈薩克斯坦實業報》在另一篇文章中指出,“十四五”規劃期間,中國經濟實力持續增強,科技加速進步。中國向世界證明,即使在全球動蕩時期,其仍能成為穩定與增長的源泉,為世界經濟注入動力。
美聯社援引法國投資銀行高級經濟學家的話稱,面對層出不窮的全球性挑戰,中國成功保持出口增長。公報表明,中國有信心利用國內政策工具應對外部挑戰。
《哈薩克斯坦實業報》報道稱,吉爾吉斯斯坦副總理埃迪爾·拜薩洛夫表示,中國是全球經濟的重要驅動力,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中亞國家,產生了積極影響。
“作為吉爾吉斯斯坦政府領導層,我們始終密切關注中國共產黨治理國家的政策,”他表示,“當今中國是世界經濟的引擎與火車頭,我們由衷為我們的友好鄰邦,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感到欣喜與驕傲。”
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網站指出,在即將收官的“十四五”規劃期內,中國持續推進發展戰略,從容應對貿易戰,這表明其不會被輕易嚇倒。
新篇章即將開啟
世界期待中國發展
新加坡《聯合早報》指出,根據公報,“十五五”規劃將著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並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對比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航天強國”首次被提出。
報道稱,經濟學人智庫高級分析師指出,這反映出中國正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動能。近年來,中國在軍用航空與火箭發射等領域已取得顯著突破,並正加快商業航天布局。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關注到,俄羅斯科學院中國與現代亞洲研究所世界政治與戰略分析中心主任扎克利亞濟明斯卡婭表示,在“十五五”規劃中,中國將採用靈活的宏觀經濟規劃方法,並重點關注創新。
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網站稱,在中國未來的核心任務清單中,加快前沿技術自立自強和創新是重中之重。通過集中力量攻克關鍵核心技術,中國展現了對科技進步的高度重視。
《哈薩克斯坦實業報》認為,“十四五”規劃的五年歷程表明,中國不僅能夠順應世界變革,更能引領全球發展新趨勢。
文章進一步指出,“十五五”規劃將指明2026年至2030年中國的發展方向,這將為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開拓在物流、能源、農業、教育和科學領域的新機遇。新篇章即將開啟,中國將繼續在構建開放、互聯互通、可持續的世界經濟中發揮關鍵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