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6.2%增速看工業經濟韌性:結構優化、出口改善、企業效益回升
央視網消息:今年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在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促進下,我國工業生產實現較快增長,工業經濟呈現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從行業看,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7個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增長面為90.2%。從產品看,在統計的623種主要工業產品中,385種產品產量實現同比增長。
工業品出口有所加快,主要行業地區回升明顯。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3.3%,尤其是9月份的出口交貨值由8月份的下降轉為增長3.8%,浙江、廣東等主要出口地區的出口交貨值都由8月份下降轉為增長,工業品出口情況明顯改善。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主任 任繼球:一方面,我國高技術制造業國際競爭力逐步提升,國際市場開拓能力不斷增強,在推動工業品出口結構改善的同時,有效推動工業品出口水平提升。另一方面,我國輕工紡織等傳統產業配套齊全完善,上遊裝備制造支撐有力,國際競爭力仍較強,出口具有較強韌性。
工業結構不斷優化 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
今年前三季度,國家“兩新”“兩重”等政策效應持續向生產端傳導,推動了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數字技術等領域的生產擴張與技術迭代,為新舊動能轉換按下了“快進鍵”。我國工業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新質生產力培育加速壯大。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累計增加值佔全部規上工業比重達35.9%,已連續31個月超過30%,制造業“壓艙石”作用進一步凸顯。?
在高端化方面,前三季度,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對全部規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24.7%,尤其是集成電路制造等行業增長快速。智能化方面,前三季度,規模以上數字產品制造業增加值增長9.7%,高于全部規上工業3.5個百分點;機器人減速器、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等產品產量分別增長1.2倍、29.8%、16.3%。綠色化方面,在能源綠色轉型引領下,前三季度風力發電機組、核發電機組、太陽能電池等綠色設備產量分別增長72.4%、38.9%、14%。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韓建飛:前三季度還有一個明顯特徵,就是新舊動能轉換加快。一方面,傳統產業通過技術改造和創新驅動正在煥發新的生機,生物基材料制造、核燃料加工等細分領域實現兩位數增長。另一方面,新質生產力增長潛能持續釋放,特別是汽車、電氣機械、電子行業表現突出,三個行業對全部工業增長的貢獻率合計接近40%,新質生產力已成為推動工業經濟穩增長的重要力量。
企業效益改善 產能利用率環比回升
從數據分析看,今年前三季度,工業經濟發展還有一個特別明顯的變化,工業企業的利潤得到了明顯提高,營收利潤率增加,企業的產能利用率也逐步回升。
1—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0.9%,扭轉了自今年5月份以來企業累計利潤下降態勢,其中制造業增長7.4%,保持較高增速。從行業看,有色、電氣機械等行業利潤實現兩位數增長,分別增長12.7%、11.5%。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由7月份下降轉為增長20.4%,營業收入利潤率為5.83%。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主任 任繼球:近段時間,我國通過強化質量標準引領、行業自律、反不正當競爭、引導落後產能退出等方式,加大對重點行業“內卷式”競爭綜合整治,反“內卷式”競爭治理成效逐步顯現,促進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和電氣機械等重點行業利潤改善。
同時,工業企業產能利用率環比回升。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能利用率為74.6%,較二季度回升0.6個百分點;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1個行業產能利用率環比回升,回升面為51.2%。對部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工業企業對四季度企業綜合經營狀況預期指數環比上升1.4個百分點,企業預期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