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華章|以青春之筆共繪時代新畫卷
10月16日下午,由中央網信辦指導、湖北省委網信辦主辦的2025“青春華章 我們的回答”大思政課主題宣傳活動在江漢大學舉行。活動緊扣青春愛國奮鬥主題,通過主題演講、情景演繹、音樂舞蹈、互動分享等多種形式,網上網下同上一堂“大思政課”,清晰映照出“以青春之我,築強國之基”的奮鬥圖景,為當代青年樹立起躬身篤行、實幹報國的鮮明導向。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升華。作為國家發展的中堅力量,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活動現場,王清珍之孫劉航沉浸式分享《不朽豐碑上甘嶺》,再現當年戰天鬥地的烽煙歲月,讓“何以為家,以身許國”的初心跨越歷史時空;九三大閱兵民兵方隊隊員石春梅、柯思琪共同講述為祖國慶生、圓夢閱兵場的青春故事,彰顯當代青年報效祖國的赤子情懷;黃梅戲教師劉莎妲與國際學生深情演繹《我為什麼“愛上湖北”》,推動優秀傳統文化黃梅戲在創造性轉化實現創新性發展……從歷史深處中走來,這些青春身影以初心作槳、以奮鬥為楫,見證歷史的感觸、創造奇跡的激情、踔厲奮進的風姿,展現了新時代青年對國家榮譽的深刻理解與不懈追求,也讓我們看到了“何以中國 青春作答”的責任與擔當。
奮鬥的故事引人入勝,榜樣的力量激發共鳴,行走的青春別樣精彩。青春的回答,從來不是紙上的空談,而是腳下的丈量;思政的力量,也不是生硬的道理,而是與時代同頻的共鳴。揆諸當下,武漢車谷江大女足二十載如一日攜手共進、無悔拼搏、永不言棄,從連續5次奪得女超聯賽冠軍到實現國內賽場“全滿貫”,從高校里的“學生軍”到登頂亞洲的女足俱樂部,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背後是鏗鏘玫瑰青春風採的無聲證言;趙興煒教授和團隊以科技自立自強勇攀高峰,讓荊楚機器人成為中國智造的硬核力量,勾勒出青年學子創新奮進的青春足跡;謝先啟院士把“爆破”從“粗放”淬煉成“精細”,從“技術”升華為“國之利器”,讓青春力量與家國情懷同頻共振……以熱血赴山河、以青春擔使命,當更多青年從“聽故事的人”變成“講故事的人”,以奮鬥之姿講述著中國青年的青春夢、中國夢、民族夢,在時代潮流中鐫刻無悔足跡,這是青春的風採,是青春的誓言,更是青年的答案。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徵,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幹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行進于中華大地上,在鄉村振興、經濟發展、改革建設、生態文明、科技創新等各行業各領域,更加需要廣大青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爭當時代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無論是扎根基層、助農興農,還是戍守邊關、保疆衛國,無論是科技攻關、勇攀高峰,還是飛天逐夢、探索太空,始終把個人“小我”與國家事業發展“大我”緊密相連,將愛國之情、報國之志、強國之行有機統一起來,以“有我”的擔當和“無我”的境界在時代淬煉中保持“向上之姿”、扎根“向下泥土”,真正“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讓青春綻放絢麗之花、結出豐碩之果,共同打拼出一個朝氣煥發、勃勃生機的青春中國,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
中國是奮進的,因為青年是向上的;中國是青春的,因為青年是閃光的。2025“青春華章 我們的回答”大思政課里,藏著新時代中國青年“甘將熱血沃中華”的家國情懷和“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時代擔當,注腳著每一個青春你我敢想敢為、善作善成的厚重底色。向新而行,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始終把關注的目光投向青年,講好青春故事、傳播青春聲音、匯聚青春能量,引導廣大青年將內心的感動轉化為堅定的行動,把熾熱的情感融入國家的進步,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共同譜寫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