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探討“何以中國” 第二屆世界中國學大會取得多項重要成果

2025-10-16 14:46: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第二屆世界中國學大會13日至15日在上海舉行,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約500位專家學者圍繞“世界視野下的歷史中國與當代中國”展開交流,大會取得多項重要成果。

  第二屆世界中國學大會舉辦期間,首次發布《文明互鑒與世界中國學繁榮發展:上海倡議》,呼吁世界學者加強對話與合作,為繁榮世界文明百花園注入思想和文化力量。大會還首次發布“世界中國學研究推薦書目”,包括《論中國》《歐洲中國學》等54部體現國內外中國學研究水平的作品入選。

  

  近些年來,隨著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中國之問”盛行,為什麼是中國?中國式現代化究竟有哪些優勢?與會中國學專家認為,回答“中國之問”,需要溯歷史源頭、循文化根基、躬耕中國學。

  

  德國學者 施寒微:我第一次來到上海是在1984年,已經是40多年前了,那時候和現在完全不同,我覺得中國的現代化非常令人欽佩。

  

  第十一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獲得者 魏華德(澳大利亞):中國學研究不僅僅是課堂與書本,除此之外,我認為更重要的是讓年輕一代到中國來聽中國的故事。

  

  意大利威尼斯大學校長 李集雅:我總是被打動,不僅我,也是很多人的感受,那就是中國人熱情好客、慷慨大方。我認為這與中國深層的文化有關。我認為,越來越多的遊客,包括學生,都希望來到中國走訪,更多了解中國。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