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創新 賦能產業 堶智慧領航空中速遞
清晨8點15分,石家莊市欒城區的早高峰車流漸密。欒城人民醫院的一片空曠場地上,一架無人機騰空而起,裝載著維係生命的血液,精準地飛向12公里外的西營鄉衛生院。地面22分鐘的車程,這條空中生命通道僅用12分鐘就已送達。這不是科幻電影中的場景,而是低空經濟應用日常化、精細化服務社會民生的一個切片。
“對于危重病人而言,時間就是生命。”石家莊市欒城人民醫院副院長翟陽介紹,“低空+醫療”模式的意義在于打破了地面交通的時空限制。血液、急救藥品、移植器官、醫療樣本等特殊物資,通過無人機運輸,不僅大幅縮短了時間,更實現了全程恆溫、無顛簸的精準配送,有效規避了傳統運輸方式可能存在的風險,為搶救贏得了寶貴的“黃金時間”。
在廣袤的農村與偏遠地區,這一模式的價值更加凸顯。無人機成為連接優質醫療資源與基層診所的“空中橋梁”,快速投送緊急藥品、疫苗,助力“分級診療”落地。未來,利用無人機搭載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可以在人口分散的鄉鎮構建移動急救站,一旦發生心臟驟停案例,就能第一時間響應,快速抵達患者身邊,將極大提升搶救成功率。
這一趟趟高效空中速遞的起點與智慧核心,正位于石家莊裝備制造產業園。這里不僅是全國首批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更是國家級民用無人機駕駛航空試驗基地,擁有3000多平方公里固定空域、1200米長跑道和11萬平方米超大停機坪的優越基礎條件,以及涵蓋研發、制造、試飛全鏈條的專業化主機廠,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起飛”平臺。
“去年10月,在省科技廳與衡水市政府共同舉辦的低空經濟領域創新應用場景發布活動上,我們發布了‘低空制造強鏈補鏈’區域特色場景。”河北石家莊裝備制造產業園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趙龍介紹,依托空域開放、基礎設施和產業龍頭帶動等多重優勢,園區正致力于打造全國重要的工業級低空飛行器生產制造基地。
場景創新如同高效的招商“英雄帖”。園區係統性開放並構建了“低空+應急、巡檢、醫療、物流”等多元應用場景,以欒城通用機場為核心,串聯省內22個通用機場,布局48條無人機航線,累計飛行約50000公里,在多個領域實現創新應用。同時,開放300畝試飛營地,為入駐企業提供試驗試飛、產品交付等全方位服務支持,並設立總規模2億元的無人機產業股權投資基金,為技術創新提供強有力的金融保障。
政策的精準滴灌與平臺的務實支撐結出了豐碩果實,目前,園區內低空制造和飛行應用領域企業數量較去年實現翻倍增長,增至67家,其中從北京新引進入駐的企業7家,初步形成了上遊零件制造、中遊整機制造、下遊低空應用服務的完整產業鏈條。
是什麼吸引企業不約而同選擇這里?從北京來落戶的中航恆拓智能科技河北有限公司銷售主管王園園給出了答案:“這里真正讓新技術實現了零門檻‘起飛’。”在她看來,園區提供的共享工廠模式讓初創企業無需重資產投入即可“拎包入住”,共享高端設備和專業人力,極大降低了創業門檻。“更重要的是,園區提供了功能完善的模擬測試平臺和真實豐富的應用場景。我們的新產品可以先進行計算機倣真測試,優化後再進行真機試飛,這節省了巨額的研發成本。而開放的應用場景,則讓我們的研發方向能直接瞄準市場需求,加速了科技成果轉化效率。”
“我們並非簡單的招商引資,更像是在與企業‘共同答題’。”趙龍這樣解釋場景創新的內核,“用最新的技術和產品,去解答城市發展、社會生活中遇到的真實問題。誰能交出優秀的解決方案,誰就能在這里獲得訂單、投資和無限的發展空間。”
從紙上藍圖化為空中通途,從應用場景延伸出產業鏈條,在河北省科學技術廳等有關部門的持續支持下,石家莊裝備制造產業園以場景創新為牽引,探索出一條低空經濟集聚發展的有效路徑。當城市地面交通網絡日益繁忙,科技正為我們頭頂的這片天空,開辟出一條充滿智慧與效率的全新運輸通道,也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澎湃新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