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華章 | 漫評:青春潮涌江河畔,治水興邦譜華章

當2025“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大思政課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在河海大學舉行,這場緊扣青春愛國奮鬥主題的精神盛宴,恰似一臺精準聚焦的鏡頭——既回溯百年學府“治水興邦”的初心長卷,又定格當代青年“水利報國”的奮鬥現場。這場活動以網為媒、以水為介,早已突破校園邊界,成為一堂浸潤人心、激勵奮進的大思政課,讓青春與水利的故事,在神州大地上續寫新的篇章。
青春鑄魂傳承治水興邦初心。百十年間,河海大學始終以“興學育才、治水興邦”為使命,將治水報國的基因深植血脈。1915年,張謇先生創辦河海工程專門學校,開創了中國現代水利教育的先河,“天下有溺猶己溺”的濟世情懷,也成為一代代河海學子的精神坐標。李儀祉教授帶領20余名畢業生興建涇惠、洛惠、渭惠、梅惠等新型灌渠,旨在解決陜西旱災並促進農業生產,用青春築起灌溉豐碑;嚴愷院士帶隊扎根長江口,三代人接力攻堅,終讓12.5米的長江口深水航道全線貫通,推動實現“打開長江口”的百年夢想;“河海智慧水利1號芯”的設計研發,助力我國水文監測打破國外技術壟斷……一代代河海人用行動證明,青春的價值,可以在治水興邦的徵程中絢麗綻放。
青春賦能書寫水韻江蘇答卷。江蘇的興盛,始終與水緊密交織。長江如巨龍橫貫東西,攜萬千水汽滋養兩岸,成就“魚米之鄉”的富庶;太湖似碧玉鑲嵌蘇南,煙波浩渺間孕育吳文化的溫婉靈動;京杭大運河穿城而過,槳聲燈影里繪出漕運盛景,讓揚州、蘇州等古城成為南北文明交融的樞紐……水不僅賦予江蘇“水鄉澤國”的獨特風貌,更以包容之態涵養江蘇人民開放務實的精神。如今,處處可見水利青年的奮鬥身影。從建設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的青春接力,到在鄉村振興一線傳授節水技術,再到推動“數字孿生”在江蘇河湖的落地應用,青春力量正讓古老水鄉在科學治水、智慧興水的實踐中煥發新生。
青春的浪花,奔涌在祖國的江河里,為水利高質量發展寫下生動注腳。三峽集團長江電力檢修青年團隊研制出泄洪流道表孔移動檢修裝備為泄洪係統和檢修作業築牢安全屏障,開發水下智能檢測機器人提升檢修效率;面對世界級工程,深中通道管理中心“灣區鯤鵬”智能建造“四最”青年突擊隊衝鋒在前,以青春智慧攻克一係列技術關卡,為建設深中通道貢獻了堅實力量;南水北調集團“水能融合”改革發展青年突擊隊聞“汛”而動,在今年承德市興隆縣遭遇洪澇災害時全力投入道路搶通、橋涵修建、河道疏浚,用日夜堅守為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贏得了寶貴時間……從黃河岸邊的生態治理一線,到沿海防波堤的守護現場,水利青年如磐石般扎根于江河安瀾的脈絡里,守護國家水安全。
江河奔涌,青春如歌。從河海校園的初心傳承到江蘇大地的實踐深耕,再到全國治水版圖上勇挑重擔的使命擔當,一代代水利青年在江河湖海間書寫了推動水利事業蓬勃發展的青春答卷。當“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的號召響徹江河,期待更多青年接續前輩薪火,以愛國為魂、以奮鬥為筆,繪就一幅幅江河安瀾的時代華章!(文字/AI漫畫:劉春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