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青春華章|賡續使命擔當,為青春接力凝聚磅薄力量

2025-10-13 09:49:00
來源:環球網
字號

  江河奔流,青春浩蕩。10月12日晚,2025“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大思政課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在河海大學舉行。活動通過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治水故事與一項項舉世矚目的水利成就,全景式展現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治水智慧與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為當代青年樹立起躬身篤行、實幹報國的鮮明導向。

  中華民族在與水共生、相融的漫長歲月中,積淀下偉大的治水智慧與豐厚的精神財富。從大禹以“鍥而不舍、久久為功”的信念疏導洪流,到李冰建造都江堰造就“天府之國”的千年富庶,再到王景整治黃河開創八百余年安流局面......這些閃耀史冊的治水實踐,塑造了中華民族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精神品格。活動現場,AI視頻節目《治水傳奇》匠心獨運,讓大禹、李冰、王景、郭守敬四位先賢“穿越”時空,親眼見證巍峨的三峽大壩與縱橫華夏的南水北調工程。面對當代治水的宏偉奇跡,先賢們在驚嘆于科技偉力之余,更為那跨越千年而一脈相承、並在新時代迸發出更璀璨光芒的治水精神而深感欣慰。這股精神,正是激勵我輩青年接續奮鬥的不竭動力。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水利事業實現了從追趕到引領的歷史性跨越,一大批大國重器成為現代化建設的有力支撐。節目《國之重器》生動講述中國水利的硬核實力,世界最大的13級泵站群實現長江水40多米的高度跨越,顛覆了傳統認知;三峽工程從防洪減災到清潔能源發電,多維賦能長江經濟帶發展;白鶴灘水電站挑戰地質極限,在強烈地震活動帶豎起世界水電新標桿......輝煌成就的背後,是無數水利工作者將青春寫在祖國大地上的生動實踐。張建雲院士傾力南水北調運行調度,鈕新強院士主導三峽工程關鍵設計,徐建榮的設計讓“白鶴”在金沙江上展翅高飛......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專業精神與報國情懷,激勵著當代青年在科技創新領域勇攀高峰。

  在波瀾壯闊的治水實踐中,涌現出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與動人故事,凝結成一份薪火相傳、熠熠生輝的精神譜係。節目《人間奇跡》講述在紅旗渠建設中,吳祖太以青春熱血繪就工程藍圖,生命卻永遠定格在27歲;任羊成淩空除險,將生死置之度外;張買江子承父志,將一生獻給紅旗渠......偉大的事業孕育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引領新生的力量。任羊成外孫任彬強選擇在紅旗渠景區重現祖輩的淩空除險壯舉;“渠三代”張學義默默守護著祖輩父輩用生命開鑿的天河......從歷史走向未來,由前輩傳到青年,一種信念始終堅定,個人的價值在于對國家和人民的奉獻,青春的力量唯有在擔當與實幹中才能淬煉成鋼。這種精神血脈的延續,構築起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長城,激勵著新一代青年接過歷史接力棒,在新時代新徵程上續寫輝煌。

  水脈連著國脈,水運關乎國運。當前,我國水利事業正處在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更需要廣大青年勇擔使命、奮勇爭先。讓我們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期待更多青年學子從治水智慧中汲取精神養分,從水利成就中堅定前行信心,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甄郝)

[責任編輯:房琳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