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每一位婦女都是主角,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2025-10-12 09:09: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6.9億婦女同步邁入全面小康,婦女平均預期壽命提高至80.9歲,2024年高等教育在校生中女生佔50.76%……

  今年9月,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新時代中國推進婦女全面發展的實踐與成就》白皮書,一組組數據,映射出廣大婦女全面參與經濟和社會發展、平等享有改革發展成果的生動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每一位婦女都是主角,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全面加強對婦女工作的領導,高度重視婦女事業發展,推動婦女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

  廣大婦女作為時代的書寫人、追夢的奮鬥者,在參與和貢獻中贏得出彩人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廣。

  黨和國家對婦女事業的重視支持前所未有

  今年年中,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張桂梅握著一個新買的小喇叭,完成了第十五次送考。

  “燃燈校長”張桂梅創辦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她深知自己身後是一群“燈盞”,“大山的教育,離不開每一個‘燈盞’的光亮。”

  小喇叭響了一年又一年,見證了2000多名華坪女高學生奔向遠方。曾陪伴張桂梅多年的小喇叭,作為珍貴的見證被捐贈給國家博物館。

  婦女的成就地位標注著時代進步的刻度,婦女的權益保障彰顯著國家文明的高度。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保障婦女合法權益、促進男女平等和婦女全面發展作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一係列具有開創性、全局性、長遠性的重大決策部署落實落地——

  “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連續寫入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報告,“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保障婦女兒童權益”寫入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

  編纂民法典,修改刑法,修訂婦女權益保障法,制定反家庭暴力法等,構建起以憲法為基礎、以婦女權益保障法為主體,包括100多部法律法規在內的婦女權益保障法律體係;

  “十三五”“十四五”規劃均對促進婦女發展進行專章部署,“十四五”規劃首次設立“加強家庭建設”專節;

  國家層面和31個省(區、市)建立了法規政策性別平等評估機制,促進從法律政策源頭貫徹落實男女平等基本國策。

  如今,我國已構建起黨委領導、政府主責、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協調、婦聯組織聯動、多部門合作、全社會參與的婦女工作機制,制度優勢持續轉化為婦女事業發展的效能,努力讓每一位婦女都有人生出彩和夢想成真的機會。

  “精準過濾性別歧視內容,為女性消費者、創業者營造良好環境”“希望相關企業能多組織一些培訓,提升女性在互聯網時代的職業競爭力”……

  在浙江杭州西湖區北山街道的全國婦聯“巾幗建言法律意見徵集點”,來自電商、快遞、直播等行業的婦女代表齊聚一堂,熱烈討論《浙江省婦女權益保障條例》網絡相關立法問題。各級婦聯組織聚焦婦女所需,做好意見建議的收集整理工作,為廣大婦女排憂解難。

  更直接高效聽取基層聲音、徵求專業意見,“巾幗建言法律意見徵集點”讓婦女意見“直達”立法,為婦女權益保障和民主法治建設貢獻巾幗智慧和力量。

  作為黨和政府聯係婦女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婦聯組織把聯係和服務婦女作為工作生命線,成為婦女信得過、靠得住、離不開的“娘家人”。目前,700多萬名婦聯執委活躍在基層,43.1萬多個婦女議事會、2400多萬名注冊巾幗志願者、超90萬個“婦女之家”“婦女微家”遍布城鄉社區,把服務送到婦女群眾心坎上。

  廣大婦女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在維吾爾語中,“瑪依努爾”意為“明亮的月光”。

  從醫40余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婦科專家瑪依努爾·尼牙孜投身宮頸癌防治事業。她帶領團隊踏遍天山南北,累計篩查36萬余人次,建立了新疆宮頸癌數據庫,首次摸清了新疆宮頸癌發病率等基本情況,為國家有關篩查項目在新疆落地提供了數據支撐。

  今年,瑪依努爾·尼牙孜光榮入選“最美巾幗奮鬥者”。作為一名醫者,她孜孜不倦地守護著新疆婦女的健康。

  我國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婦女權益、改善婦女民生,廣大婦女平等共享現代化建設成果,奮鬥的舞臺更加廣闊,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絕對貧困全面消除。6.9億婦女同步邁入全面小康,昔日深度貧困地區的姐妹們住上了安居房、喝上了清潔水、用上了寬帶網。河南省鶴壁市石林鎮三家村95後黨支部書記張桂芳,帶領村民修路、鋪水管、清理河道,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開直播把小米、南瓜等特產賣到全國,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將昔日窮山村打造成“彩虹村”。

  ——健康狀況明顯改善。婦女平均預期壽命達80.9歲,孕產婦係統管理率升至94.9%,孕產婦死亡率比2012年下降了41.6%,中國被世衛組織列為婦幼健康高績效的10個國家之一。

  ——社會保障不斷夯實。醫療、養老保險制度實現全覆蓋,2024年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婦女達6.51億,佔參保總人數的49.1%。

  ——受教育水平顯著提升。基礎教育性別差距基本消除,2024年高等教育在校生中女生佔50.76%。截至2024年底,“春蕾計劃”累計募集社會資金34.41億元,為436萬人次女童提供助學幫扶。

  …………

  一組組數據,彰顯我國女性依法享有的權利更加廣泛充分,自信追求人生出彩的底氣越來越足。

  西湖大學的實驗室里,生命科學學院特聘研究員、全國三八紅旗手萬蕊雪正在實驗臺前忙碌。近年來,她主要圍繞細胞重要大分子機器的工作機理展開研究,致力于解析生命密碼,取得了多個“世界首次”的突破。

  “成長過程中,許多優秀女科學家的堅持和勇氣一直激勵著我。”萬蕊雪希望未來有越來越多女性科技工作者在科研攻關中堅持夢想。

  當前,我國女性科技工作者總量約4000萬人,佔科技工作者總人數比例超過45%。勇于突破創新,成為女性的奮鬥底色與價值追求。

  “半邊天”作用在各領域充分彰顯

  9月19日,在《新時代中國推進婦女全面發展的實踐與成就》白皮書發布會上,全國婦聯兼職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航天員王亞平分享了一個追夢的故事。

  進行水球實驗,講解陀螺旋轉……2013年,神舟十號乘組進行首次太空授課。作為首位進駐中國空間站的女性,王亞平把“航天夢”的種子播撒在青少年心中。

  “曾經有一名在高中聽過我神十‘太空授課’的女孩王楠,10余年不懈追求科學夢,現在她已經如願成為一名航天人,和我並肩作戰。”王亞平說。逐夢蒼穹的路上,見證越來越多的女性身影。

  新徵程上,每一位婦女都是時代的書寫人、追夢的奮鬥者。千千萬萬中國女性以巾幗不讓須眉的豪情和努力,拼搏進取、擔當奉獻,“半邊天”作用在各領域充分彰顯——

  在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建功立業。婦女佔就業人員比重保持在43%左右,國產大飛機、生物醫藥、遠洋探潛、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都展現出女性的卓越貢獻。

  在全過程人民民主中平等參與。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和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女性佔比均創歷史新高,居委會、村委會成員中女性分別佔54.3%和26.1%,比2012年提高5.5個和4個百分點。

  在文化繁榮發展中展現風採。國家文化英才項目入選人員中女性佔45.2%,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中女性佔25%。越劇演員陳麗君推動百年越劇“破圈”,農民作家馬慧娟用手機記錄鄉村變遷的故事,女性文化人才及精品力作層出不窮。

  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實幹奉獻。三江源國家公園有1.7萬余名生態管護員日夜堅守,其中婦女佔33.3%,寧夏賀蘭縣“紅馬甲”巾幗志願服務隊常年開展護河護灘護鳥行動。廣大婦女積極倡揚生態文明價值理念,參與1200余萬戶“美麗庭院”建設。

  在鄉村全面振興中勇立潮頭。實施鄉村振興巾幗行動,“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培訓女農民224.1萬人次;2022—2024年,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項目培訓婦女1.2萬人。

  在數字經濟浪潮中大顯身手。互聯網領域創業者中婦女超過一半;數字貿易、電商、直播等新業態就業者中婦女約佔1/3。

  湖南平江民宿老板娘張更新,用短視頻帶火自家民宿,帶動周邊村民賣特產創收。受益于“數字木蘭”民宿管家培訓計劃,6600多名鄉村女性民宿服務從業者接受職業技能與數字素養培訓。

  家教家風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財富,家庭文明是社會文明的基石。婦女既是社會進步的推動者,也是家庭美德的傳承者。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黃麗麗夫妻扎根西北四十載,用科技力量守護國家糧食安全;黑龍江漠河市北極村民宿經營者史瑞娟一家帶動村民端起“雪飯碗”、吃上“旅遊飯”,人均年收入突破3萬元……2025年“最美家庭”的故事展現了昂揚奮進新徵程的時代風採,廣大婦女充分發揮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樹立良好家風方面的獨特作用,在家國責任的深度融合中彰顯智慧和擔當,以小家庭的和諧共建大社會的和諧。

  時代召喚巾幗,奮鬥成就夢想。

  新徵程上,億萬婦女昂首向前,爭做偉大事業的建設者、文明風尚的倡導者、敢于追夢的奮鬥者,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創造新的歷史榮光。

[責任編輯:滕丹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