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多舉措戰陰雨搶秋收:“糧食銀行”護糧減損 烘幹鏈閉環助農“收好糧賣好價”
央視網消息:眼下,山東菏澤鄆城縣秋收工作接近尾聲,但受持續陰雨天氣影響,秋糧面臨著晾曬、儲存等困難。
鄆城縣積極探索“糧食銀行”模式,抓好糧油“耕種管收烘儲售”等社會化服務工作,助農增收。

在菏澤市鄆城縣的一處糧食烘幹收儲中心,村民丁永社正將剛收獲的2300公斤玉米送到這里。
鄆城縣郭屯鎮丁官屯村村民 丁永社:由于今年的陰雨天氣較多,老百姓在家也無法儲存,送到這里可以烘幹,可以代儲存。

據了解,收儲中心開展的“糧食銀行”業務以代存為主,這個“糧食銀行”設計總儲糧規模約2萬噸,目前已有8000噸糧食存放在這里。
鄆城縣郭屯鎮丁官屯村村民 丁永社:今年不但沒損失,反而增收了,等著價格高的時候再賣出去,所以增加了俺農民的種地積極性。
鄆城縣郭屯鎮糧食收儲服務中心經理 李慶賀:不僅幫助老百姓實現了利益最大化,(還)提升了我們合作社的知名度,再就是進一步推動了鄉村農業的發展。
安徽:應對陰雨天氣 多舉措搶收烘幹
安徽各地的玉米、水稻等秋糧進入成熟收獲期。連日來的陰雨天氣,給收割工作帶來不少影響。各地相關部門迅速啟動應急預案,通過人機收割、全天候開啟糧食烘幹中心等舉措,保障糧食顆粒歸倉。
在蚌埠市懷遠縣龍亢鎮支嚴村,農戶們趁著晴好天氣,加緊調配大型機械搶收玉米。

目前,懷遠縣18家糧食烘幹中心和大型糧食收儲企業,已開啟24小時全天候服務模式,通過“搶收+烘幹”的閉環保障體係,守護農民豐收成果。同時,玉米搶收工作也在加緊進行中。
為了讓農戶不僅能“收好糧”,更能“賣好價”。在宿州市碭山縣,相關部門提前摸排烘幹設備底數,並建立“農戶+烘幹點+收購企業”的對接機制,打通糧食烘幹、儲存、銷售全鏈條。僅這家合作社,就配備了2座240噸級烘幹塔,讓當地農戶們不再因連續陰雨天而犯難。

在淮南市鳳臺縣,各村鎮也在全力推進水稻收獲、烘幹工作。在徐橋村,種糧大戶吳會言今年種植的500多畝水稻正在加緊收割。由于連續陰雨天氣,土壤過濕,傳統收割機在田中易打滑、下陷,收割效率低,在農技人員的幫助下,他們家已經啟用履帶式收割機收水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