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成績單|藍圖變通途 “流動的中國”活力澎湃
央視網消息: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對照“十四五”規劃綱要里“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部署,我國加速織就交通“經緯網”。鐵路密布、公路成網、飛機翱翔、巨輪遠航,交通網絡持續完善,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基礎支撐。
“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到2025年,我國綜合交通運輸基本實現一體化融合發展,綜合能力、服務品質、運行效率和整體效益顯著提升,交通運輸發展向世界一流水平邁進。
以前說“要致富先修路”,如今可不是修路那麼簡單了,簡直是在鋪設“穿越時空的任意門”!
湘西十八洞村通高鐵後,深山里的苗寨打開了與外界溝通的大門。村民把吊腳樓改成民宿,一年收入抵過去十年。一條高鐵線,打開了山鄉發展的新通道!
江西贛州南康區是江西省內首個內陸開放口岸,也是全國最大實木家具制造基地,需要大量進口木材。以前,一立方米木材從俄羅斯運抵需輾轉3個月。依托中歐班列,木材進口時間縮短至14天。一條班列線,打通了內陸開放的產業鏈!
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城市群都已擁有“一小時生活圈”,人流、物流、信息流在不同時空之間川流不息;交通成為共同富裕的加速器。
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的“6軸7廊8通道”建成率已經超過90%。截至2024年底,鐵路營業里程達16.2萬公里,比“十三五”末增加約1.6萬公里;公路總里程達549萬公里,增加約29萬公里;高等級航道通航里程達1.76萬公里,增加1600公里;頒證民航運輸機場達263個,增加22個。
中國交通版圖煥然一新,形成了橫連東西、縱貫南北、通疆達海的國民經濟主動脈;“陸、海、天、網”四位一體的交通圖,構建出新時代國土空間的新格局。“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美好願景正加快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