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相近堶賦能“她力量”,中國在行動
新華社北京10月10日電 心相近|賦能“她力量”,中國在行動
新華社記者張代蕾
“婦女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重要力量。”2015年9月27日,習近平主席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並主持全球婦女峰會,就促進全球婦女事業、加強國際合作闡述中國主張。
十年來,中國書寫了促進婦女全面發展的新時代答卷。眾多中國女性在更廣闊的舞臺上發光發熱,為全球和平發展事業、保護婦女兒童等工作貢獻巾幗力量。
與此同時,中國也攜手各國賦能“她力量”。孟加拉國女孩以中國女醫生為榜樣樹立人生夢想,非洲農村婦女依靠中國菌草技術自力更生……一個個共建共享美好世界的故事,為全球婦女事業發展增添了溫暖色彩和前行力量。
為她們的福祉護航
今年9月下旬,14歲的孟加拉國女孩阿里法·沁第三次來到中國,與中國同齡人交流,參觀憧憬已久的中國高校,為追求自己的夢想積蓄新能量。
在孟加拉語里,“沁”的意思就是“中國”。2010年11月,母親在生育沁時難產,一度生命垂危。隨“和平方舟”號醫院船訪問孟加拉國的中國醫生成功實施手術,最終母女平安。為表達感謝,父親以“中國”為新生兒取名。
2017年,沁見到當年參與手術的中國女醫生盛睿方,用英語喊出“中國媽媽”,兩人擁抱在一起。從醫的夢想從此扎根在孩子心田。而盛睿方也為孩子送上鼓勵:“我願意把所有經驗都教給她。”
2023年,沁致信習近平主席,講述了自己的故事和心願。習近平主席在復信中寄語沁珍惜韶華、努力學習,實現自己的夢想,回饋家庭、服務社會、報效祖國。
沁告訴記者,如今她把習爺爺的復信裝進相框擺在自己書桌上,每天都能看到,時刻激勵自己。“我想告訴親愛的習爺爺,我一直牢記著您的囑咐,為實現夢想而努力學習。‘中國媽媽’給了我生命和夢想,我也想像她們一樣,用自己的本領照顧別人、拯救生命。”
2023年5月26日,在孟加拉國首都達卡,阿里法·沁做出愛心手勢表達對中國的愛意。新華社發
“我們要保障婦女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我們要採取措施確保所有女童上得起學和安全上學”“讓每個婦女和兒童都沐浴在幸福安寧的陽光里”……中國聲音堅定有力。幫助發展中國家實施100個“婦幼健康工程”;實施100個“快樂校園工程”,向貧困女童提供就學資助;持續設立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女童和婦女教育獎……中國行動務實有效。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表示,2015年中國與教科文組織聯合設立女童和婦女教育獎。該獎項至今已助力19個國家的20個項目,讓全球更多人重視教育對女性福祉和賦權的重要性。
2024年10月16日,202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女童和婦女教育獎頒獎儀式在法國巴黎舉行。新華社記者 高靜 攝
阿拉伯婦女組織專家漢德·沙勒卡尼說,中國以務實的方法幫助發展中國家改善婦女兒童的健康和教育狀況,為世界婦女發展作出貢獻,體現了大國擔當。
助力她們的人生出彩
坦桑尼亞婦女塔希婭·包索·馬薩韋以飼養奶牛為生。第一次接觸來自中國的菌草時,她有所顧慮:“看起來像甘蔗的植物,牛會愛吃嗎?”試種後,她驚喜地發現,牛特別喜歡吃菌草,“產奶量是原來的將近兩倍,我的收入也增加了”。
馬薩韋攢錢添置了新設備和一輛車,還雇了16名員工,其中一半是女性,大家一起管理農場、照顧奶牛。“我鼓勵身邊的姐妹們也種植菌草。不少姐妹依靠菌草技術第一次有了收入,可以按自己的心意購置生活所需,供孩子上學。”
在馬薩韋看來,菌草代表著“平等、希望和機遇”。“我很感謝中國專家帶來這項技術,幫助我們從基礎農業做起,一點一滴改善生活,也改變了我們作為婦女的角色,讓我們成為養家者、帶頭人。”
9月20日,在坦桑尼亞桑給巴爾,塔希婭·包索·馬薩韋(中)與同伴採收菌草。(埃馬紐埃爾·赫爾曼 攝)
“發展離不開婦女,發展要惠及包括婦女在內的全體人民。”“要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婦女權益,靠發展改善婦女民生,實現婦女事業和經濟社會同步發展。”習近平主席在國際場合多次強調婦女事業在實現共同發展中的重要性。
如今,源自中國的菌草技術幫助全球106個國家婦女實現就業。中國與國際竹藤組織共同發起的“以竹代塑”倡議,助力非洲多國婦女改善生活。“絲路電商”等項目幫助“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婦女實現在家門口就業。“魯班工坊”累計培養、培訓女學員近6000人。
2024年10月26日,學生們在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的吉國立技術大學魯班工坊智慧教室內上課。新華社發(羅曼攝)
1995年北京世界婦女大會秘書長、坦桑尼亞著名婦女活動家格特魯德·蒙蓋拉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習近平主席非常關心婦女發展,強調支持和幫助婦女享有出彩的人生。這是擲地有聲的承諾。中國正以自身的發展為這一目標在全球范圍內的實現作出貢獻。”
蒙蓋拉說,在一些發展中國家,由于缺乏資金、知識和技能,女性在很多領域的發展依然遠遠落後于男性。她期待中國進一步與包括非洲國家在內的更多國家分享經驗、加強合作,推動全球婦女事業不斷發展。
共建更美好的世界
9月底,來自巴基斯坦、中非共和國的40多名女性官員先後來到中國,參加由新成立的全球數字賦能婦女發展交流合作中心舉辦的能力建設研修班。在北京、杭州、義烏、上海等地,她們學習中國基層治理經驗,調研女性創業、數字鄉村、跨境電商等案例,切身感受中國如何以數字技術賦能婦女發展,實現女性自我發展與社會貢獻的雙贏。
“中國社會高度認同女性價值。”“中國婦女有幹事創業的決心和魄力。”“我們要借鑒中國女性推動國家發展的經驗。”許多學員由衷感慨,希望把所學帶回國,推動本國婦女發展。
9月18日,參加能力建設研修班的中非共和國婦女官員,在浙江省義烏市李祖村調研。(受訪者供圖)
中非共和國性別促進與婦女、家庭和兒童保護部官員安妮特·柳克麗絲·讚加皮韋告訴記者,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中國的發展成就由男女共同創造,發展機遇也由男女共享,“這是我們國家婦女保護和發展工作努力的方向”。
世界的發展需要進入更加平等、包容、可持續的軌道,婦女事業是衡量的重要標尺。習近平主席強調要“在解決性別數字鴻溝等新挑戰上有所作為”,要“為婦女參政提供新機遇,提高婦女參與國家和經濟文化社會事務管理水平”,要“共建共享一個對所有婦女、對所有人更加美好的世界”。
為深化發展中國家婦女能力建設合作,中國2018年以來立項實施發展中國家婦女兒童主題培訓項目100多個,開展女性領導力與社會發展學歷學位項目,累計培訓近4000名婦女領域優秀人才;建立全球婦女發展合作交流培訓基地,為發展中國家量身打造婦女賦能項目,與15個國家合作成立中外婦女培訓(交流)中心;利用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在20余個國家實施超4000萬美元的婦女領域項目。
博科娃說,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女童和婦女教育獎正將目光投向女性教育的另一個關鍵領域——數字技術和科學。“中國女性已搭乘數字經濟的快車,在前沿領域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我們支持更多婦女掌握數字技能,幫助她們靈活參與到不斷增長的數字經濟中來。這也是中國正在做的。”
3月7日,在瑞士日內瓦萬國宮,中國代表在聯合國國際勞動婦女節紀念活動暨北京世界婦女大會三十周年對話會上講話。新華社記者 連漪 攝
金磚國家女性工商聯盟2025年輪值主席莫妮卡·蒙泰羅說,發展中國家女性仍面臨著一些障礙,但數字化和知識經濟為女性發展帶來新機遇、開辟新道路。在女性數字技術領域就業和創業方面,中國取得顯著成就,為全球南方國家提供了有益借鑒和范例。
追求美好生活的過程中,每一位婦女都有人生出彩和夢想成真的機會。中國正繼續同世界各國一道,攜手譜寫全球婦女事業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