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百歲故宮博物院,生日快樂!

2025-10-10 15:05: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10月10日電(記者楊湛菲、徐壯)2025年10月10日,在世界的目光中,故宮這座獨一無二的博物院,迎來百歲生日。

  她,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宮殿建築群,是世界文化遺產,也是中華5000多年文明的重要歷史見證。

  何以故宮?

  “故宮”一詞,意指舊時或前朝的宮殿。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建院,“故宮”成為指稱明清兩朝皇宮“紫禁城”的專有名詞。從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角度看,“宮”是保護對象,“院”是管理機構。同時,人們又習慣于用“故宮”一詞來簡稱“故宮博物院”。

  “一生一定要去一次故宮”,人們緣何總懷有這樣的夢想?

  歷經600多年興衰榮辱,這里收藏著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創造的195萬件(套)國之瑰寶,蔚為大觀;2009年接待觀眾人次首次突破1000萬,2024年接待觀眾超1760萬人次……

  今天,晨光熹微,故宮午門外早已有“粉絲”們等候,只為第一時間登上城樓、步入展廳,看“五牛”奮蹄,覽“清明”繁景。

  2025年9月29日,觀眾在“百年守護——從紫禁城到故宮博物院”展參觀青銅蓮鶴方壺。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

  這是令人期盼許久的大展——午門展廳,“百年守護——從紫禁城到故宮博物院”重磅亮相:匯集《五牛圖》《清明上河圖》、金甌永固杯等稀世國寶,生動展現故宮博物院從萌芽誕生到曲折成長、從步履維艱到闊步前行、從探尋求索到銳意創新的發展歷程,徐徐鋪陳一幅“換了人間”的百年畫卷。

  昔日的宮苑禁地,如今交由人民共享;過往的皇家典藏,如今成為全民共寶。

  這是2024年7月16日在景山上拍攝的北京故宮。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故宮,何以成為令人心馳神往的中華文化地標?

  看不夠的建築——

  中軸線上三大殿的恢宏莊嚴、東西六宮的精致巧思、乾隆花園的江南秀美;禦花園的藻井精美絕倫、太和殿屋脊的走獸栩栩如生,裝點建築的彩畫富麗考究……

  2025年9月29日,觀眾在“百年守護——從紫禁城到故宮博物院”展參觀金甌永固杯。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

  賞不完的文物——

  珍寶館係統陳列清宮舊藏奇珍異寶,鐘表館展現中西合璧之美,慈寧宮雕塑館記錄中國古代雕塑發展,從養心殿東暖閣卷起的黃紗簾中追溯風雲滄桑,帶人深入百年前的文明現場。

  品不盡的歷史——

  每一件文物、每一處建築,蘊藏著無數生動的人物和事件,構成歷史文化多姿多彩的長卷。

  2025年3月31日,參加“樂林泉——中外園林文化展”開幕式的嘉賓在故宮博物院參觀展覽。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

  今天,百歲故宮博物院“圈粉”無數,青春正好。

  憑借紅牆秋葉的美圖“刷屏”,依托科技和文創讓文物“活”起來;向世界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紫禁城與凡爾賽宮”的文化魅力交相輝映……

  一院之變,映照中國之變;文物傳承,永續文明之光。

  百歲故宮博物院,生日快樂!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