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歐中合作具有廣闊空間”

2025-10-06 09:09: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在中國期間,我幾乎跑遍了各省份的頂尖大學,促交流、談合作。中國的發展變化太快了。歐洲需要更好地了解中國,才能真正實現共贏。”西班牙馬德里理工大學駐華代表費可迪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歐中可以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攜手推動科技、教育、產業等領域合作升級。”

  費可迪是西班牙知名經濟學家、工程學教授,自2014年赴中國上海工作,在華從事教學工作已超過10年,曾擔任同濟大學中西學院外方院長。費可迪說,同濟大學見證了歐中合作不斷深入。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歐洲國家相關部門都與中國頂尖學府建立了深度合作關係。“大學就像‘民間使館’,即使在國際形勢日益錯綜復雜的當下,歐中高等教育合作也未中斷。歐中高等教育合作不僅共同提升了國際科研水平,更增進了青年人對彼此文化的理解,為未來更多合作項目的落地提供有利條件。”

  費可迪認為,現在歐中科研合作更加務實、更接地氣、層次更深。幾年前,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與西班牙植物生物技術和基因組中心聯合建立“植物和環境互作聯合中心”,圍繞基因改良技術,探索可持續農業發展與糧食安全問題。

  針對現實需求的技術研發,為中歐高等教育合作打開了更廣闊的思路。費可迪和眾多中歐同事共同努力,促成同濟創業谷項目順利啟動,幫助中國國內外創業項目孵化。費可迪介紹,同濟大學一名工程專業的西班牙留學生受到中國電動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的啟發,通過同濟創業谷建立了與新能源汽車電機相關的初創企業,受到西班牙即時用車軟件公司Cabify的青睞。項目不僅在市場上取得了成功,也實現了技術、商業模式和市場運營的多重突破。“這樣的經歷為年輕人打開了國際視野,展現了跨國合作在培育創新創業生態係統中的巨大潛力。”費可迪說。

  “上海是中國對外開放的前沿。在同濟大學,我曾參與接待來自歐洲的考察團體。無論是在中國廣泛布局的德國工業企業、深耕中國市場的法國藥企,還是來自荷蘭以及北歐國家的企業,都想與中國合作,都想在中國市場佔有一席之地。”費可迪說,“我相信歐中合作具有廣闊空間。”

  費可迪表示,歐中雙學位項目、聯合科研合作以及創業孵化、技術對接等,都為雙方合作創造了重要基礎。“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希望幫助歐中學生擁有更廣闊的國際視野,成為未來歐中合作的堅實力量。”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