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節”長假跨境遊升溫 海外華人旅遊業者接待忙
中新社北京10月2日電 (劉洋)中國國慶、中秋長假期間,中外“雙向遊”熱度攀升。多位海外華人旅遊業者接受中新社記者連線採訪表示,便利化政策落地與消費需求升級,共同推動跨境旅遊市場多元發展。
當地時間10月1日21時,華人旅遊業者阿岩正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國際機場,迎接第二波中國旅客。“今年客流量比去年同期明顯增加,家庭和親子遊佔比上升。”
阿岩表示,此次中國“雙節”長假與在阿拉木圖舉行的歐冠聯賽時間臨近,不少中國球迷提前奔赴阿拉木圖觀賽。體育賽事、人文深度體驗等正成為中國遊客的旅遊偏好。旅行社也在項目設計上緊跟這一趨勢,推出“賽事+人文+自然”的組合,滿足遊客需求。
近兩年,中哈兩國直飛航班數量與航線的持續增加,加上簽證互免政策落地,雙向遊熱度不斷攀升。為便利遊客入境消費,兩國均推出多項措施。阿岩介紹,哈薩克斯坦在部分景區、商圈開通銀聯與移動支付服務,還增加中文服務,方便中國遊客出行、消費及商務考察。
在哈薩克斯坦從事旅遊業十余年的伊布拉音·努爾蘭也有同感。從遊客預訂量和假期首日實際接待情況來看,他預計今年“雙節”期間接待的中國遊客數量較去年同期將增長30%左右。
“借助社交媒體和文旅博覽會的宣傳,不少中國遊客對哈薩克斯坦有了更多了解。中國海南的海島風光、雲南的醫療康養項目,也受到哈薩克斯坦中老年群體青睞。”伊布拉音·努爾蘭表示,目前中國三亞等地持續拓寬外幣外卡支付渠道,落實快速通關等措施,使團隊旅客通關時間大幅縮短,更符合家庭休閒出行需求。他的團隊正逐步增加哈薩克斯坦遊客赴華旅遊的業務。
中國與老撾間的跨境遊也展現十足活力。老撾華僑旅遊業者伊凡表示,中老鐵路的運行實現了兩國跨境遊旅客“說走就走”的心願。如今網絡訂票、預訂酒店十分便捷,自由行的比例正在上升。此外,老撾遊客的赴華旅行計劃不再局限于西雙版納、昆明,而是逐漸延伸到四川、陜西、湖南等地,且他們對中國的美食與文創產品表現出濃厚興趣。
近期簽署的中老鐵路“一地兩檢”政府間協議也讓伊凡充滿期待。她表示,協議實施後將大幅縮短通關時間,預計會有更多遊客體驗周末短期遊。
在法國,安賽爾旅行社華人總經理李圓正忙于接待赴巴黎旅遊的中國遊客。李圓表示,巴黎近期舉辦多場服裝採購展、紡織面料展等展會,不少中國遊客選擇“商務考察+旅遊”的模式,既能在假期考察海外市場、尋求合作機會,也能遊覽巴黎景點,感受當地文化氛圍。
談及中國過境免簽政策的持續放寬與優化,李圓提到,這一政策為法國遊客赴華提供更多便利,加之在法國舉辦的中國各省旅遊推介會、春節期間的舞龍舞獅等活動,以及短視頻對中國風光與文化的傳播,法國遊客對中國的探索欲正不斷增強。
由于日常接待的商務考察團較多,李圓表示,公司的赴華旅遊產品以定制為主,未來會在滿足法國客人需求的基礎上,盡可能推薦多元化目的地,讓法國客人從自然風光、人文風情到科技創新等多個層面,感受中國的獨特魅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