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胞重慶掌勺“古早味”引食客熱捧
中新社重慶10月2日電 題:臺胞重慶掌勺“古早味”引食客熱捧
中新社記者 鐘旖
清點食材、掌勺顛炒、裝盤上菜、熱絡招呼……國慶中秋假期,“85後”臺胞莊承勳忙得連軸轉。作為新晉的臺菜餐廳老板兼大廚,看著店內座無虛席,迎來一波客流高峰,其創業信心得到鼓舞。
來自臺北的莊承勳已在餐飲行業摸爬滾打近20年。2021年,莊承勳到大陸尋找發展機遇,在一臺式餐飲店擔任主廚。“重慶是個喜辣重麻的城市,最開始我做臺餐很不自信,甚至想過退縮。”莊承勳直言,自己用一年多時間了解當地飲食文化,在不斷磨合中漸漸感受這座城市的包容,從而決定留下。
10月1日,莊承勳在位于重慶的臺菜餐廳內忙碌。中新社記者 鐘旖 攝
2025年8月底,經過多月籌備的“攏來·臺灣Bistro”餐廳正式營業。看好大陸餐飲市場前景的莊承勳說,這是一次順勢而為的創業,“想為在渝臺胞提供一個想家時的去處,也想讓更多大陸朋友了解臺灣”。
“‘攏來’在閩南語里是‘都來’的意思,是主人家對客人的熱情邀請。”莊承勳的店坐落在重慶頗具時尚氣質的北倉文創街區,“主要面向年輕客群”,居民樓一樓的選址又帶著濃厚的生活氣息,“希望食客進店,像‘回家’一般感到輕松、溫暖”。
記者探訪看到,約80平方米的空間可容納20人用餐,舉目所及的木質裝修、水磨石地板、暖黃燈光,營造出復古氣息。店內正在循環播放著周傑倫的歌曲,牆面裝飾著臺灣熱門景點和夜市照片,還有眾多臺灣知名歌手的CD。翻開菜單,陽明山三杯雞、士林沙茶牛肉、宜蘭魚蛋沙拉、長安東路炒水蓮、林森北五味鮑魚……多元美味拼湊出寶島美食地圖。
“我們主打臺灣熱炒和小吃,傳統菜品都按臺灣做法本味呈現,傳承‘古早味’。”莊承勳說,抱著將地道滋味分享給食客的初衷,他堅持選用臺灣特色食材和醬料,比如豬血糕,是自己從小吃到大的美食;沒有多余輔料的鹵肉飯,前後要經過十多道工序。
“菜品創新是餐飲業持續吸引顧客和保持競爭力的關鍵。”因有做法餐、日本料理的行業經歷,莊承勳日常也熱衷鑽研新菜品。想法“天馬行空”,成敗皆有。為克服研發瓶頸期,他常去各地探店,“嘗嘗市場上流行什麼,也與臺灣同行線上溝通,碰撞思想,看看兩岸最新風向”。
值得一提的是,為迎合川渝口味,莊承勳還尋求飲食的共性和平衡,將酸、辣等元素適當融入,推出臺式椒麻雞、傑尼白菜、冬瓜奶茶等特色產品。“比如傑尼白菜,看似普通的娃娃菜,實則加入了鳳梨汁、胡蘿卜碎,新穎口感很受歡迎。”
“美食是連接人與人情感的紐帶。”入渝四載,莊承勳發現,有賴于大陸民眾消費結構日趨多元化,“臺灣味道”認知度得到大大提升。近年來,臺灣亦掀起大陸美食熱潮,福鼎肉片、烤苕皮、火鍋串串、肉夾饃等大陸美味在臺灣早已屢見不鮮。“我也期待,未來推出更多臺灣融合菜品,以美食為橋梁增進兩岸了解與互動。”
“每一個餐飲人都有一個品牌夢。”談及未來,莊承勳表示,餐飲人不能受限于一方灶臺。他已緊跟時代趨勢,上線外賣、團購,並在多個社交平臺開設餐飲賬號,以新技能、新手段吸引更多兩岸食客。(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