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國調研行堶吸引超560家德企聚集 太倉有什麼秘訣?
江蘇是開放大省,也是外資投資的高地。2021年至2024年,江蘇全省累計實際使用外資1037.4億美元,佔全國比重達16.2%,規模保持全國首位。外資青睞江蘇的原因是什麼?
今天的《活力中國調研行》讓我們走進江南的一座小城太倉,在那里聚集了超過560家德資企業。
先扎根再生長
德資企業持續利潤再投增資擴產
在太倉的一家生產汽車電機等精密零部件的德資企業,記者通過航拍俯視圖看到,灰色頂是2009年最早一期的廠房,白色的是2016年新建的二期廠房,綠地是第三期廠房。在太倉,像這樣的企業還有很多,另一家德資企業,29年來在太倉13次增資。為何外資企業如此青睞太倉?一起走進車間來找尋答案。
搭建“雙元制”體係
加強高技能人才供給
在車間里,很多穿著紅色衣服正在操作臺前忙碌的其實不是企業的工人,而是來自太倉一所職業院校的學生。雖然他們年紀很小,但是操作起這些生產裝備已經很熟練了。對于制造類企業來說,隨著產品的不斷升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太倉政府部門和企業一起建立了“雙元制”培養機制,鼓勵學校和企業一起設定課程。孩子們一半時間在學校學習文化知識,另外一半時間在企業參加實訓,由企業里的“老師傅”帶著孩子們學習生產技能。
強化要素保障
促進產業鏈協同發展
不僅是提供人力保障,當地還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生產要素保障。比如許多涉及外貿出口的企業都有建設綠色能源生產體係的追求,在這方面當地電力部門提供“一企一策”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建立綠色微電網、碳管理等體係。
從1993年首個德資企業落戶,到現在太倉已經聚集了超過560家德資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