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項政策措施將為服務出口注入什麼樣的新動能?專家解讀
今天(9月24日),商務部會同中央網信辦、財政部等8部門印發了《關于促進服務出口的若幹政策措施》,包含13項具體措施,為服務出口提供全面政策支持。
文件從財稅、金融等方面提出促進服務出口的13項政策措施,覆蓋服務出口鏈條需求:
財稅端聚焦資金支持與流程優化
金融端強化風險保障與融資便利
監管端突破人員、資金、數據等流動壁壘
市場開拓端提出為企業搭建國際對接平臺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 王雪坤:這次發布的文件明確了我國服務出口的重點發展領域,並為服務出口提供全面的政策支持。有助于推動重點服務領域尤其是知識密集型服務領域加大出口,如數字服務、研發設計、供應鏈服務、知識產權等,提升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
多個“新提法” 為服務出口注入新動能
此次發布的《政策措施》中,有哪些“新提法”?它們又將為服務出口注入什麼樣的新動能?
王雪坤解讀,這次發布的文件有了一些新提法。主要有:明確推動優化服務出口零稅率申報程序;提升入境消費便利化水平;鼓勵發展國際數據服務等。
專家表示,這些新提法一方面強調用足用好現有政策,另一方面有利于深化和拓展推動服務出口政策措施,比如擴大出口信用保險承保規模和覆蓋面、提升服務貿易跨境資金結算便利化水平等。
破壁壘拓市場 激活服務出口潛力
拓寬國際市場渠道,是推動服務出口持續增長的關鍵。此次發布的文件從監管便利化與國際市場開拓兩大方向發力,為服務出口創造更優環境。
在監管便利化方面,文件提出便利人員往來和促進入境消費。優化跨境資金流動管理,促進和規范數據跨境流動,加快發展國際數據服務業務等。
在國際市場開拓方面,文件提出進一步發揮服務貿易中介組織作用,為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提供更多支持。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 王雪坤:為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提供便利,支持企業參加境內外展會和境外辦展,培育境外辦展品牌, 有助于提升新模式新業態服務出口,如“保稅+”、國際數據服務等領域。
(總臺央視記者 劉穎 高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