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貨兩旺、商旅齊涌!中越鐵路架起經貿人文“雙向橋”
中新網南寧9月24日電(記者 劉越)暮色中的南寧火車站站臺,晚風帶著初秋的微涼。
法國旅客麗絲和紀堯姆拖著貼滿旅行貼紙的行李箱,在人群中尋找T8701次中越國際旅客列車的1號車廂。
這是他們中國之旅的最後一站,也是跨境旅程的全新起點。從漫步中國多地的愜意,到開啟越南之行的期待,這趟“夕發朝至”的跨境列車,恰好成為串聯兩國旅途、延續旅行興致的關鍵一環。
南寧火車站站臺上,一列由南寧開往河內(嘉林)的國際列車正整裝待發。中新網劉越 攝
客運往來熱潮涌,多元需求共期盼
兩個月里,麗絲和紀堯姆從成都的煙火巷陌走到雲南的山水之間,從北京的故宮紅牆逛到上海的外灘霓虹,如今,他們將乘坐這趟列車,在一夜安睡後抵達越南河內。
兩人感嘆,第一次坐夜間跨境列車,“睡一覺就到”的體驗很不錯。紀堯姆笑稱:“很明顯,中國鐵路網比法國大得多,但看到中國鐵路網這麼龐大、火車能通到這麼遠的地方,還是挺讓人驚訝的。”
“中國列車的準點率比法國更高,也比法國同類列車的票價便宜得多。而且火車比飛機更環保,能減少碳排放,這也是我們選擇它的重要原因。”
法國旅客麗絲和紀堯姆正期待他們的越南之旅。中新網劉越 攝
麗絲補充道,他們早在五年前就聽說過這趟中越列車,直到今年線路重啟,才終于預訂到車票,圓了這場跨國火車旅行的心願。
與兩人的新鮮體驗不同,南寧商人宗先生早已將這趟列車當作深耕中越貿易二十余年的“老搭檔”。
作為常年往返中越的出口商,對他而言,列車“夕發朝至”的優勢無可替代。“從南寧飛往越南的航班很少,如果選擇陸路自駕,從南寧到友誼關口岸再抵達河內,要耗上七八個小時,一整天都得耽誤在路途上。現在晚上上車、次日早上抵達,不僅不影響第二天的商務會談,還能在車廂里聽聽新聞、整理文件,享受難得的夜間放松時光。”
“通關效率也比以前高多了,人少的時候半小時就能辦完手續,車廂里的人也越來越多,做生意的、留學生、探親的,還有許多國際友人。有時候在包廂里聊聊天,就像個小小的國際社會,天南海北地去交流,對彼此的了解也加深了。”
南寧火車站站臺上,旅客換乘忙。中新網劉越 攝
近年來,中越經貿合作穩定發展。自2004年起,中國是越南第一大貿易夥伴;自2016年起,越南是中國在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中越雙邊貿易額連續四年突破2000億美元,2024年達到2606.5億美元,同比增長13.5%。宗先生表示,自己的生意也隨著這份增長收獲頗豐,而這趟列車,正是串聯起這份機遇的重要紐帶。
隨著兩國經貿合作持續深化,商務洽談、留學交流、旅遊探訪等人文往來需求也同步攀升。鐵路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越聯合聲明》,于今年5月底恢復開行中越國際旅客列車,為促進中越兩國人員往來、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提供運輸保障。
記者從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鐵南寧局”)獲悉,自今年5月25日北京西、南寧至越南河內(嘉林)間國際旅客列車恢復開行以來,客流持續攀升,截至9月22日已累計發送旅客8178人次,其中8月份單月發送2689人次,環比增長89%。
南寧火車站站臺上,旅客換乘忙。中新網劉越 攝
對商務人士來說,“夕發朝至”不耽誤工作日程;對遊客來講,慢旅行的節奏還能放松心情。而為匹配多元客流的需求,國鐵南寧局在服務細節上不斷打磨。中越雙語廣播消除語言障礙,經專業培訓的乘務員熟悉兩國文化習俗,既能幫越南旅客解答入境政策,又能為中國遊客推薦旅行路線,讓車廂里的交流更顯溫暖。
廣西科技大學的越南籍留學生韋同學說,這趟列車是他來中國上學的“最優解”,安全便捷又省錢;而常駐越南,此次帶著越南咖啡、幹果赴南寧參加東盟博覽會的咖啡商趙先生,更是把這條線路稱作“致富線”:“這條鐵路線連接著兩國的經濟發展,希望中越兩國發展越來越好。”
國鐵南寧局南寧客運段中越國際旅客列車列車長蘭秋霜介紹,自中越國際旅客列車恢復開行以來,跨境旅客運輸越來越繁忙,客流以商務、旅遊、學生等為主,其中中國、越南旅客佔比較大,此外還運送了緬甸、泰國、意大利等30多個國家的旅客,成為連接中外友好往來的紐帶。
貨運通道勁頭足,織密跨境合作網
中越鐵路的活力,不只體現在客運車廂的人聲鼎沸中。
作為中越跨境物流的核心通道,廣西始發中越貨運班列同樣交出了亮眼答卷。據國鐵南寧局,今年以來截至9月22日,廣西始發中越班列已累計發運出口貨物2.6萬標箱,同比增長173%,超2024年全年總量33%,為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經貿往來注入強勁動能。
南寧國際鐵路港內,機器正在作業。中新網劉越 攝
今年以來,國鐵南寧局與越南鐵路部門協商將出入境貨物列車牽引噸數從1000噸提升至1300噸,開行頻次也從每周5列加密至14列,還針對性推出中越年貨班列、中國郵政東盟跨境貨運專列等特色貨運列車,精準匹配不同行業的貨運需求。
截至目前,已有16家企業通過中越班列發運貨物,其中3家企業年發運量超2000標箱。其中,中外運廣西有限公司借勢班列的高效穩定,今年1-8月累計發運量達8722標準箱,貨運量提前數月超過去年全年總量。
廣西憑祥站,國鐵南寧局南寧車務段助理翻譯馬金萍正在進行列車出境前檢查。中新網劉越 攝
在持續提升貨運運力、豐富特色貨運產品的同時,國鐵南寧局還聚焦跨境物流效率優化,通過創新通關模式為貨物跨境運輸“提速減負”。目前,中越班列採取“鐵路快速通關”模式,廣西始發中越班列南寧南站至越南安員站全程運輸時間最快14小時,可實現貨物當日發車、當日抵達、當日清關。
與此同時,依托南寧國際鐵路港基礎設施的升級完善,中越班列跨境運輸服務加速向優質化、多元化、數字化方向發展。目前,中越班列運輸貨物涵蓋電子產品、機械設備、化工產品、農副產品、日用品等品類,貨物品名達412個,貨源輻射至國內25個省區市,中越班列已成為連接中國與越南及東盟其他國家經貿往來的重要陸路通道。
穿梭于中越兩國的列車,就像一座流動的橋梁,不僅連接著兩國的地理空間,更串聯起無數人的生活軌跡、事業夢想與合作機遇。當列車最終停靠在河內(嘉林)站,站臺上傳來不同語言的問候聲時,新的故事在此刻開篇。而這條鐵路線承載的經貿繁榮與人文交融,亦將在日復一日的往返中,繼續書寫中越合作共贏的新篇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