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砥礪奮進七十載 天山南北譜華章|謀長遠之策 行固本之舉——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之長期建疆篇

2025-09-20 09:50: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烏魯木齊9月19日電 題:謀長遠之策 行固本之舉——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之長期建疆篇

  新華社記者張曉龍、杜剛、孫哲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

  2014年5月,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要結合新疆形勢充實和完善黨的治疆方略,堅持長期建疆,多管齊下,久久為功,扎實做好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為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打下堅實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化對治疆規律的認識和把握,形成了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長期建疆”作為其中重要組成部分,始終指引著新疆著力夯實執政根基,持續增強發展動力,不斷豐富人才來源。

  堅持建強基層,夯實長期建疆執政根基

  今年2月,南疆阿克蘇地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林草局13個工作隊的100余名工作隊員完成2025年駐村工作輪換交接,這是新疆駐村幹部接續奮鬥、建強基層的縮影。

  2014年啟動駐村工作以來,全疆數以萬計的機關幹部下到基層、住到村里。黨員、幹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組織體係和工作力量直達基層,既充實了基層一線力量,更夯實著長期建疆的執政根基。

  一支駐村工作隊派下去,把一批當地幹部培養起來。從建設“五個好”標準化規范化黨支部到本鄉本村黨組織書記人選培養儲備,從駐村幹部與村幹部結對幫帶到健全完善村級組織運轉機制,各族幹部為打造“永不走的工作隊”接續奮鬥。

  抓基層、打基礎始終是穩疆安疆的長遠之計和固本之舉。今年,烏魯木齊市等地通過全面建立鄉鎮(街道)履職事項清單等為基層減負賦能。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紅廟子街道黨工委書記安永紅欣喜地說:“現在履職邊界清晰了、權責關係理順了,基層幹部有了更多時間精力練就‘鐵腳板’,走家串戶為民服務。”

  近年來,新疆多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薩爾縣在社區舉辦“近鄰奶茶會”,把問題擺在奶茶桌上,把智慧融在奶茶碗中,重塑了鄰里感情,激發了社區活力,形成矛盾糾紛多元調處化解模式。

  目前,新疆各地正通過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成果,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成效,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服務群眾、維護穩定、反對分裂的堅強戰鬥堡壘,讓黨的旗幟在每一個基層陣地上高高飄揚。

  堅持對口援疆,增強長期建疆發展動力

  在江西省對口援疆幫扶下,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水投實驗室于今年9月正式具備43項國標檢測能力,告別過去檢測水樣要送到外地的歷史,有效保障高原群眾飲水安全。

  自2010年新一輪對口援疆工作啟動後,中央部委及北京、上海、廣東等19個省市攜手助力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一批批援疆幹部人才接力奉獻,一個個援疆項目落地見效,有力增強了長期建疆的發展動力。

  天山南麓,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江蘇實驗中學里,一塊實時數據大屏幕清晰展示著學校本科達線率連續三年躍升的軌跡——從72.51%,到89.08%,再到93.08%。成績背後,是教育援疆從校舍改造、教學改革到管理創新的全方位支撐。

  教育援疆夯實了發展根基,產業援疆為地方經濟注入持續動力。去年底,在福建省對口支援下,呼圖壁電子商務科技產業園正式啟用,助推新疆特色奶制品、肉制品銷往全國各地,是產業援疆助力鄉村振興的生動案例。

  在醫療健康領域,援疆工作守護著每一個生命。兩個多月前,和田地區一名罹患罕見“皮羅序列徵”的危重嬰兒,在天津援疆專家和後方團隊跨越數千公里的生命接力下成功獲救,是醫療援疆的生動寫照。

  黨的十八大以來,19個援疆省市累計安排援疆資金超2000億元(含兵團),援疆資金總量80%用于縣及縣以下基層、80%用于改善民生,有效助力了受援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堅持扎根西部,豐富長期建疆人才來源

  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採油二廠內,工作人員阮思雅和團隊正繼續改進多參數復雜報警趨勢和組態係統優化等工作,將逐步完成百口間抽井的自動起抽功能。

  “既然選擇扎根邊疆,選擇了石油行業,就要交出一份滿意答卷!”2020年,阮思雅等118名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畢業生,選擇留在新疆基層工作。

  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始終教育引導廣大青年扎根邊疆、扎根西部,有效豐富了長期建疆的人才來源。

  近年,自治區黨委和政府還設立100億元人才發展基金,實施“天山英才”培養計劃、“天池英才”引進計劃等,讓青年人才在新疆安身、安心、安業。2022年來,新疆已培養引進1萬余名高層次人才。

  廣大青年在改善民生、促進發展、鞏固邊疆長治久安中擔當重任。扎根南疆6年時間,北京大學博士畢業生余漁帶領當地農牧民打造服裝產業生產加工區和葡萄倉儲保鮮區,使上千人實現就近就業。現為烏恰縣烏恰鎮黨委書記的余漁說:“希望我的努力能讓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

  在新時代的奮鬥徵程上,新疆各族群眾正以智慧與汗水續寫長期建疆的輝煌篇章,讓天山南北邁向更加生機勃勃的未來。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