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習言道堶面對“沉思的雅典娜”,習近平提到一個中國成語

2025-09-13 20:23: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9月12日電 題:面對“沉思的雅典娜”,習近平提到一個中國成語

  希臘有個傳說。智慧女神雅典娜與海神波塞冬爭當雅典城的守護神,最終雅典娜憑借一棵象徵和平與富裕的橄欖樹戰勝了波塞冬。

  2019年11月,習近平主席來到這座城市,以參觀雅典衛城博物館作為在希臘訪問的最後一場活動。

  參觀過程中,他駐足在“沉思的雅典娜”浮雕前。時任希臘總統帕夫洛普洛斯向習近平主席介紹,這是雅典娜女神剛剛參加完戰爭後休息、沉思。

  習近平主席說,她在思考戰爭的意義究竟何在。

  他講起中國成語“止戈為武”,帕夫洛普洛斯邊聽邊不住地點頭表示讚同。

  “中國人自古以來信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下為公’、‘和諧萬邦’的理念,中國絕不會搞國強必霸,也不認同你輸我贏的零和遊戲,因為中國人從來沒有這種文化基因,也沒有這種野心。”前一天的元首會談中,習近平主席這樣說。

  不同文明之間,是注定走向衝突,還是能夠和諧共存?隨著百年變局加速演進,這個問題再次擺在人類社會面前。

  這些年來,面對形形色色的“文明衝突論”“中國威脅論”,習近平主席多次宣示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決心。

  2013年,習近平擔任中國國家主席後首次出訪,在莫斯科向世界闡發了“命運共同體”的倡議。一年後,他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發表演講,深刻闡釋新時代中國的文明觀。

  近年來,習近平主席相繼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為維護世界和平、推動共同發展、深化互利合作、加強文明互鑒提出了中國方案。

  “文明交流互鑒不應該以獨尊某一種文明或者貶損某一種文明為前提。”

  “要跟上時代前進步伐,就不能身體已進入21世紀,而腦袋還停留在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的舊時代。”

  “只有各國人民都過上好日子,繁榮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人權才有基礎。”

  ……

  這些話語,擲地有聲。

  如今,中國是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伴,與32個國家共同建立國際調解院,持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不斷為動蕩不安的世界注入穩定性,帶來新機遇。

  前不久的上合組織天津峰會上,習近平主席鄭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議,同各國一道,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係。從“發展、安全、文明”三個維度拓展到“發展、安全、文明、治理”四個維度,彰顯了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擔當作為。

  9月3日,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從歷史的縱深處思考和平與發展。

  “歷史警示我們,人類命運休戚與共,各個國家、各個民族只有平等相待、和睦相處、守望相助,才能維護共同安全,消弭戰爭根源,不讓歷史悲劇重演!”

  歷史的接力一棒接著一棒向前奔跑。面對時代之問,中國的答案始終堅定清晰。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