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中國|在立體鮮活的歷史畫卷中深刻體悟偉大抗戰精神
近日,10座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花壇(以下簡稱“主題花壇”)在北京長安街沿線亮相,吸引不少市民遊客駐足打卡。當爛漫花卉與崢嶸歷史相遇,藝術巧思與紅色記憶交融,從建國門到復興門,一座座主題花壇共同構成了一部立體鮮活的歷史畫卷,生動展現中國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充滿創意的設計以園藝語言復刻著烽火歲月里的精神坐標,讓厚重的歷史變得可感、可觸。“中流砥柱”花壇寓意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花壇中的延安寶塔山、南泥灣、棗園、平型關等場景生動著展現延安精神;“黃河讚歌”花壇中,群馬、瀑布流水、繚繞霧氣與整點響起的抗戰名曲,顯示了中華兒女堅不可摧的磅薄力量;“眾志成城”花壇以巍峨的萬里長城為主景,配以全民族抗戰的場景,體現民眾覺醒到全民奮起抗戰的14年艱苦卓絕的經歷……遊客漫步主題花壇旁,目之所及的是具象化的歷史場景,耳畔聽聞的是穿越時空的經典旋律,多重感官的共鳴讓偉大抗戰精神跨越時光直抵心靈。每一位駐足者也都能在與歷史的對話中,讀懂過去的苦難與榮光。
一座座主題花壇的方寸之間,展現著國家日新月異的發展。從細節來看,本次主題花壇首次應用40個新優花卉品種,展示我國現代農業發展成果;玻璃鋼工藝、3D打印等的應用,體現了我國制造業的“硬實力”;硬質地面花壇採用高蓄水性多孔材料灌溉毯,紀念活動後所有主題花壇不再進行大規模變動、將延續至國慶,則是我國堅持綠色發展的生動寫照。從背後意蘊解讀,無論是“科技強國”花壇中的“雪龍2”號極地科考船、AI機器人等模型,勾勒出中國科技騰飛的軌跡,還是“鄉村振興”花壇里的助農直播間、觀賞蔬菜等展現農旅融合、經濟自足的新農村發展模式,這些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的設計,讓主題花壇成為連接歷史、現在與未來的紐帶,讓人們在回望抗戰歲月的同時,更真切地感受到國家發展的脈搏,從而更堅定地接過時代的接力棒,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
在往來的遊客中,青少年群體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對于他們年而言,“打卡”這些主題花壇是一堂堂“行走”的愛國主義教育課。或在“黃河讚歌”花壇前聆聽抗戰名曲的激昂旋律,或在“科技強國”花壇前駐足觀察神舟飛船,亦或在“鄉村振興”花壇景觀里辨認辣椒、番茄等農作物,他們學習艱苦卓絕的抗戰歷史,也自覺傳承偉大抗戰精神;了解祖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成就,也積蓄“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磅薄力量。正如北京某小學學生在主題花壇前錄制演講視頻時所言,“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我準備了一篇關于趙一曼烈士的演講稿。我想說,祖國請放心,您的子孫後代一定會讓五星紅旗永遠閃耀。”這是紅色基因在年輕一代血脈中流淌的聲音,也是偉大抗戰精神生生不息的縮影。
“每一座花壇,都是中國”——有過去的中國、現在的中國,也有未來的中國。當長安街的花香與歷史的回響交織,當人們的笑容與時代的圖景重疊,我們看到,抗戰歷史未被忘卻、紅色記憶從未褪色,而是以更鮮活、更溫暖的方式,走進大眾心坎里,成為激勵我們前行的不竭力量。而這,正是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的深情紀念。(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