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好評中國·大國少年|讓抗戰歷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

2025-08-23 14:44:00
來源:未來網
字號

  8月21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在內地設立的首個“港澳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正式落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精神傳承需要載體,價值認同需要紐帶。中國人民經過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硝煙散去,抗戰歷史成為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教材,偉大抗戰精神更是成為“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青少年作為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應當在重溫抗戰歷史中汲取奮進力量,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入心靈深處。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設立首個“港澳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進一步深化港澳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具體舉措,對提升港澳青少年的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增強投身“一國兩制”事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具有重要意義。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是國家一級博物館,豐富的文物史料、詳實的歷史記錄、震撼的場景復原等是講好抗戰故事、傳承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的鮮活載體。在這里,港澳青少年能感受全民抗戰的壯闊圖景,從先輩們的熱血犧牲中、在歷史與現實的交匯中,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讀懂偉大抗戰精神,厚植愛國情懷,強化國家認同。

  從更廣泛的層面來看,“港澳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不止于搭建歷史認知的橋梁,更在于對港澳青少年國家觀、民族觀、價值觀等的塑造,有助于為推進“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注入源源活力。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夏林茂表示,北京將持續做好支持保障,配合特區政府組織好各類參訪教育活動;澳門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也表示,澳門特區政府將充分利用這一平臺,組織更多澳門居民尤其是青少年前來參觀學習。通過這樣的常態化教育實踐,不僅能幫助港澳青少年感知國家歷史的厚重,培養國家意識,更能促進內地與港澳青少年的交往交流,在共情共鳴中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首個“港澳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落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再次彰顯了抗戰歷史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很多展現抗日戰爭時期歷史的紀念館,如“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東北烈士紀念館、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等,都是中宣部公布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為廣大青少年打開了“觸摸”抗戰歷史、感悟愛國主義精神的生動窗口。

  近年來,與抗戰歷史有關的文學作品、影視創作、研學活動等也已成為連接青少年與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紐帶。去年“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精心構建遼沈地區首個抗戰主題博物館聯合體、舉辦“行走的研學學堂”等,僅暑期兩個月,就接待青少年觀眾超過50萬人次;今年暑假,《南京照相館》《東極島》《山河為證》《坪石先生》抗戰題材電影陸續公映,吸引了很多青少年在光影敘事中重溫烽火歲月,激揚報國之志;中國少年報·未來網開展的“抗戰故事我來講”徵集展示活動也吸引了全國的青少年積極參與,他們用繪畫、視頻等作品生動講述抗戰故事,也讓愛國情懷在創作與表達中悄然生長……抗戰史本身就是一堂生動的“大思政課”,當更多青少年深入了解抗戰歷史,愛國主義教育也正走深走實。

  從“港澳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落址,到抗戰歷史的多元傳播,抗戰的烽火記憶化作一堂堂“行走的思政課”、一部部光影史詩,持續點燃著廣大青少年的愛國之情。面向未來,期待每一位青少年都能銘記抗戰歷史,為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注入青春智慧與磅薄力量。(魏平)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