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新華視點|田間地頭話振興

2025-08-20 09:35: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近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萬畝食用辣椒迎來火紅豐收季。房前屋後、戈壁曬場,一排排紅辣椒匯成一片“彤紅”,田野鄉村“椒”香四溢。

  

  在焉耆回族自治縣永寧鎮下岔河村的辣椒種植地里,紅彤彤的辣椒挂滿枝頭,椒農們穿梭其中,採摘著成熟的辣椒。

  

  今年巴州共種植食用辣椒一萬多畝,採收及晾曬工作將持續至十月底。

  

  山東濱州無棣縣通過發展林業特色種植,叫響鄉村土特產品牌,以鼓勵果品“上新”、暢通農戶進城售賣渠道等方式,助力果農增收致富。

  

  在碣石山鎮古家莊村,千畝桃林果香四溢,果農們正忙著摘桃、包裝、發貨。

  

  近年來,古家莊村成立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實施品質提升工程,打造古家久保桃品牌。

  為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古家莊村與科研院所開展合作,打造“科技小院”,目前已新增六月紅桃、山農酥梨、維納斯蘋果等種植品種,每年的果品成熟期和售賣期延長數月。

  

  杭州市臨安區是我國山核桃主產區,素有“中國山核桃之都”之稱,全區山核桃種植面積達57萬畝。

  

  眼下,臨安區各山核桃產區的林農們正忙著張網、除草、整理工具,全力做好安全採收準備。

  

  同樣忙碌的,還有位于臨安區清涼峰鎮白果村的種植大戶王立平。在他家的山頭上,白色的採收網從山腳鋪到山頂,綿延數公里長。除了做好採收前的準備,他還提前招募了採收工。

  

  作為產業主管部門,連日來,臨安區農業農村局專家走進全區各山核桃林地,實地調研山核桃生長情況,查看果實是否飽滿、有無病蟲害,進一步研判產量。

  

  當前,長江下遊地區葡萄處于採收期。在江蘇南通通州區,當地通過推廣智能補光、精準溫控、水肥一體化等現代農業技術,保障糖度、風味等核心品質指標的同時,實現採收周期有效延長和供給檔期科學調控。

  

  近年來,通州將葡萄產業發展作為推動農民增收的重要抓手。據了解,當地葡萄產業總產值超過5億元。目前全區葡萄種植面積1.3萬畝,2025年產量預計將達2萬噸。

  

  近期,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的牛油果迎來收獲季。白沙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環境適合牛油果生長。

  

  目前,白沙的牛油果種植面積1800余畝,2025年預計畝產2500斤至3000斤,每畝效益3萬元以上。

  

  近日,在雲南省蒙自市,金黃的萬壽菊迎來豐收期。花農們正穿梭在田間,嫻熟地採摘著花朵。

  

  近年來,蒙自市創新推行“企業+村集體+農戶”模式,讓這朵小花成為帶動增收、促進振興的重要支柱。

  

  農戶有了保底價吃下“定心丸”,村集體通過建設、管理收儲設施入股,每噸花能分紅30元境。2025年,蒙自市種植萬壽菊15.1萬畝,預計今年鮮花收購量將可超45萬噸,鮮花產值突破5.4億元。

  

  湖北省恩施州來鳳縣近期迎來藤茶採摘季,10多萬畝藤茶園里,茶農們正抓緊採收鮮葉。

  

  在加工車間,鮮葉經過攤晾、殺青、發酵等工序,形成獨具特色的“白霜”藤茶。

  

  當地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將傳統藤茶種植升級為全產業鏈,開發出7大係列238個產品,年綜合產值超20億元。今年8月1日,來鳳縣被國際慢茶聯盟授予“世界藤茶之鄉”稱號。

  

  如今,來鳳藤茶不僅暢銷全國,更走出國門,遠銷海外。小小藤葉成為興縣富農的“金葉子”,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統籌:李傑、王健、李佳琳

  編導:劉瑞娟

  記者:宿傳義、王歡、王懌文、楊冠宇、曾維、饒饒、杜子璇

  包裝:夏勇

  配音:蔡紫涵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