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金觀平:宏觀政策要持續發力適時加力

2025-08-06 14:5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字號

  “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至為關鍵。

  中央政治局日前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強調“宏觀政策要持續發力、適時加力”“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增強靈活性預見性”。這傳遞出我國宏觀政策空間大、工具箱充足的明確信號,有助于進一步提振發展信心,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宏觀政策是經濟保持平穩運行的重要推動力。今年上半年,面對更趨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我國政策應對得當,經濟頂住壓力、迎難而上,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3%,消費、投資、外貿等主要經濟指標表現良好,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民生兜底保障進一步加強,交出了一份高含金量的成績單。分季度看,在“市場難測”疊加“市場難做”的不利形勢下,二季度經濟同比增長5.2%,充分證明了宏觀調控的有效性。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做好政策接續,讓經營主體有穩定的政策預期和市場預期,才能有效鞏固穩增長成果。

  要在落實落細前期已有政策上下更大功夫,充分釋放政策效應。貨幣政策保持適度寬松基調,加大調控強度,保持流動性充裕;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步下行,為信貸投放提供寬松的金融環境。財政政策錨定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加快政府債券發行使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兜牢基層“三保”底線。

  理解“適時加力”,需要清醒認識“依然面臨不少風險挑戰”,這是我們對當前經濟形勢作出的科學判斷。多重壓力交織之下,一方面,要根據內外部環境變化進行適時調整,及時果斷出臺增量政策,靈活應對各種衝擊;另一方面,要前瞻研判下半年出口、內需、房地產等情況,加強對高頻數據、先行指標的監測分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層次結構性矛盾有更加清醒的認識,做好穩就業穩經濟政策預研儲備,加大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

  做到“適時加力”,要求政策工具儲備更加充足、工具選擇更加精準,確保關鍵時刻能有充足“彈藥”投放到最需要的領域。此次會議作出的一係列重要部署中,各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加力支持,瞄準了科技創新、提振消費、小微企業、穩定外貿等。這4個領域,對應著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激活國內大市場和內需潛力、惠企紓困穩定就業基本盤、應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等現實中的難點堵點,需要政策工具精準滴灌。

  越來越多“發力”“加力”政策推出之後,協同配合的問題也會更加突出。只有從全局高度審視不同領域的宏觀政策,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強化政策統籌,才能更好實現既定發展目標。

  我國經濟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此時強調宏觀政策持續發力適時加力,既是對復雜形勢的主動回應,也是對高質量發展要求的深刻把握。保持戰略定力,用好發展機遇、潛力和優勢,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我們就能在激烈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為“十四五”圓滿收官奠定堅實基礎。(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金觀平)

[責任編輯:滕丹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