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旺 文旅熱 消費興——中國暑期經濟“熱”力四射
消費市場活力釋放,商旅文體健深度融合,新模式新場景點燃繽紛夏日;夜經濟“亮”起來、“活”起來,新“夜”態持續釋放新動能……
這個夏天,大江南北人氣旺、文旅熱、消費興,呈現出一幅“熱”力四射、生機勃勃的經濟圖景。
夏日消費持續升溫
炎炎夏日,“清涼家電”走俏消費市場。
在南京新街口蘇寧易購超級體驗店,消費者胡女士帶著母親挑選新空調。“家里空調用好多年了,趁著以舊換新,帶她來換一臺無風感空調。”
蘇寧易購數據顯示,6月下旬以來,全國新一級能效空調銷售同比增長82%。在國補等政策助力下,家電消費正從“剛需型”向“改善型”升級,帶有換氣、增氧功能的新風空調銷售同比增長116%,帶有凈化功能的空氣循環扇銷售同比增長超89%。
在各大電商平臺,清涼商品銷售持續走高。7月以來,在淘寶天貓平臺,夏日“降溫神器”冰脖成交額同比增長超110%,防曬手套成交額同比增長超90%;在得物App,制冰機、泳鏡、防曬噴霧等銷量大幅增長;拼多多數據顯示,夏季水上運動裝備銷售火熱,槳板類產品搜索量同比增長190%。
圍繞“吃住行遊購娛”,各地紛紛推出相關促消費活動,打造繽紛多彩的暑期消費場景。
堆尖的冰山澆上酸梅湯調制的濃稠醬汁、綿密紅豆沙與爽脆冰碴交融……近日,天津南開區舉辦戶外刨冰節,吸引眾多市民遊客。“活動設在商場旁,人流和營業額很可觀,一天能賣出400多份。”商戶耿鑫說。
浙江省城市籃球聯賽(浙“BA”)紹興市預選賽決賽現場(7月19日攝)。新華社發(郭斌 攝)
在杭州臨平體育中心,球館內,球隊激戰如火如荼;球館外,“浙BA夏日晚風集”匯聚地方美食等特色攤位,為球迷提供多樣的消費選擇。“球賽電子票還疊加了西湖遊船折扣、武林夜市滿減等優惠,從外地來看比賽正好順道暢遊杭州。”球迷韓濤說。
7月18日拍攝的2025“上海之夏”國際消費季虹口係列活動暨第六屆上海潮生活節啟動儀式現場。新華社記者 陳浩明 攝
“上海之夏”國際消費季將組織300余場“好來、好玩、好購”活動;廣西將圍繞“潮玩暑期 惠燃廣西”主題,推出2000余項文旅、餐飲、體育消費活動;福建“全閩樂購”繽紛夏日消費季將展現濃鬱閩南特色,吸引全球旅客……一係列主題各異、特色鮮明的促消費活動,助推暑期消費活力加速釋放。
“今年以來,隨著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扎實推進,居民消費需求持續釋放,市場供給不斷優化,消費市場活力逐步增強。”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統計司司長于建勳說。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蚑前表示,商務部將會同相關部門持續組織開展“購在中國”係列活動,指導各地結合暑期消費特點和地方特色,多措並舉擴大優質商品和服務供給,創新優化商旅文體健深度融合,促進夏日消費持續升溫。
文旅市場出新出彩
推窗看天山,出門是草原……在新疆伊犁,那拉提旅遊風景區迎來暑期旅遊旺季。遊客們聽著冬不拉的曲調、品著馬奶酒的醇香,滿眼的“伊犁藍”讓心靈沉醉。
遊客在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市伊犁老城喀讚其文化旅遊區家訪點品嘗當地美食(7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這個季節的那拉提步步是景、氣候宜人,很適合我們這些上班族療愈放松。”來自上海的遊客張益說。
進入暑期,避暑遊成為全國遊客主要旅行選擇。飛豬數據顯示,烏魯木齊、昆明、貴陽、哈爾濱、沈陽、西寧、呼和浩特等地熱度居高不下。
遊客在廣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香粉鄉雨卜村戲水消暑(7月19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我們對70家熱門旅遊景區實施提級指導,督促景區在旅遊高峰期實施預約管理,完善預約平臺,發布預約信息,優化預約流程,加強現場客流疏導和服務保障。”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副司長魏立忠說。
烈日炎炎,室內滑雪等“新玩法”成為別樣的清涼之選。在廣州熱雪奇跡滑雪場,零下6攝氏度的室內“冰雪王國”里,遊客穿著羽絨服度夏成為一道獨特風景。
去哪兒旅行數據顯示,7月以來,全國室內滑雪與冰雪樂園預訂量同比翻番,室內衝浪、室內海釣、室內趕海、室內攀岩等新業態遍地開花,搜索熱度環比增逾10倍。
遊客在長沙湘江歡樂城歡樂雪域遊玩(7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恰逢暑假,“學生遊”迎來高潮,各地文旅針對年輕人喜好紛紛“出招”。
在江蘇蘇州,“蘇超”限定“皮膚”上線——蘇州文旅與遊戲《王者榮耀》聯動推出以“東吳少年遊,榮耀聚蘇州”為主題的“夏日農友會”,將遊戲形象與城市特色深度融合,為遊客打造全場景覆蓋、沉浸式的全新組合玩法。
在上海舉行的2025年中國國際動漫遊戲博覽會上,扮裝者在攝影區拍照(7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通過打造沉浸式文旅新IP、聯動新潮文化與‘谷子經濟’,不僅快速聚集了年輕客流,更創造了一種可復制的‘遊戲+文化+場景+消費’融合模式,為文旅產業創新發展提供強勁動能。”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有關負責人說。
如何保障遊客暑期出遊更加“安全”“舒心”?
文化和旅遊部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監督局副局長劉楠表示,將重點訪查熱門旅遊線路、旅遊景區,發現並通報強迫購物、導遊亂象等市場經營秩序問題,涉空涉水危險項目及場所安全保障不足等安全生產隱患等問題,重點監測親子遊、研學遊、避暑遊相關包價旅遊產品,嚴厲打擊無證經營、不簽訂旅遊合同等違法違規行為。
文化和旅遊部提示,汛期、暑期出遊應密切關注目的地及沿途天氣狀況、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合理規劃行程安排,不前往未開發開放的區域、水域等。
新“夜”態釋放新動能
夜幕降臨,沈陽渾河兩岸流光溢彩,20余處水上光束交相輝映,編織出流動的光影盛宴。
“真沒想到沈陽藏著這麼美的‘水上夜明珠’,這一趟來得太值了!”盡管已在碼頭排了20多分鐘隊,來自北京的李女士語氣依然雀躍。
渾河航運負責人張雍告訴記者,目前票價60元的夜航成為“主力”,上座率已超過票價40元的日航。除傳統畫舫船、雙層觀光船外,近期還將推出特色“混合餐船”,讓遊客在移動中盡享河風與美食。岸上的“渾河外灘市集”,則以地道小吃留住遊客腳步,形成“岸上+水上”的消費閉環。
去哪兒旅行數據顯示,今年暑期,夜間出遊門票預訂量同比增長約20%。其中,“夜上黃鶴樓”燈光秀門票預訂較去年同期翻番,大唐不夜城、烏鎮西柵夜遊、黃果樹瀑布夜遊也持續火熱。
隨著各類新業態不斷涌現,不少地方逐漸擺脫“夜經濟”就是餐飲小吃、鬧市經濟的傳統思路,逐漸形成購、食、宿、文、娛、健、養等多元化夜間消費市場。
在長沙,小劇場話劇、脫口秀、相聲演出等人氣火爆,“白天逛景點,晚上看小劇”成為年輕人全新的打卡方式;
這是7月11日晚在重慶市梁平區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拍攝的無人機表演。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在重慶,5000架無人機光影變幻出孫悟空、哪吒、大熊貓、棒棒糖等創意畫面,不僅拉滿夏夜氛圍,更帶火附近餐飲、文娛等夜間消費;
在開封,萬歲山景區燈光璀璨,非遺打鐵花、古風巡遊等特色活動讓遊客從“看客”變身“劇中人”,沉浸式感受武俠世界的熱血與豪情;
…………
“從夜市到夜間經濟商圈、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夜經濟不斷向產業化、專業化、品質化方向升級,衍生出更多‘產品+場景+文化’的融合消費場景,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市場流通研究室主任陳麗芬說。
遊客夜遊貴陽甲秀樓(無人機照片,7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各地優化夜間發展環境,以貼心服務保障促進夜經濟“亮”起來、“活”起來——浙江鼓勵延長地鐵、公交營業時間,並推動停車費分段減免,發放夜間打車優惠券;上海在外灘、南京路步行街等熱門區域投入充足警力,精細化疏導人群,保障遊客平安暢遊,共享申城夏夜魅力;江蘇優化夜間消費維權服務和投訴渠道,更好保護消費者權益……
“暑期經濟持續火熱,充分彰顯了國內大市場的巨大潛力和中國經濟的活力韌性。各項政策持續發力顯效,優質商品和服務供給不斷‘上新’,將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暢通經濟循環。”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副主任鄒蘊涵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