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玩出“混搭style” 上半年3.15萬億消費花哪了?
文化和旅遊部8月1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根據國內旅遊抽樣調查統計結果,2025年上半年,國內居民出遊人次32.85億,同比增長20.6%,國內居民出遊花費3.15萬億元,同比增長15.2%。今年上半年,旅遊市場供需兩端發力,各地打造消費新場景,展現文旅消費市場活力。
假日旅遊拉動
上半年旅遊經濟高開高走
今年上半年,元旦、春節、清明節、勞動節和端午節假日旅遊的持續繁榮,加上5月19日中國旅遊日前後一個月的消費促進和市場創新,有力推動了上半年旅遊經濟的高開高走,假日經濟不斷彰顯新活力。
“北上冰雪,南下避寒”的冬季旅遊空間新格局形成。長白山、哈爾濱、沈陽等東北冰雪旅遊熱門目的地受到遊客青睞,三亞、海口、萬寧、陵水等地搜索量也再創新高。
春季賞花遊也是上半年旅遊經濟新亮點。文化和旅遊部推出32條“花期相遇”鄉村旅遊線路,以及武漢櫻花季、菏澤牡丹節、上海夜櫻光影秀、昆明食花季等“賞花+”旅遊線路和體驗項目吸引了大批遊客。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 戴斌:今年上半年旅遊經濟呈現了高開高走、持續繁榮的態勢,受五個節假日旅遊市場繁榮的影響,加上春季賞花遊,國內旅遊的出遊人數、旅遊消費、出遊半徑、停留時間和遊客滿意度均創歷史新高。
入境旅遊實現了超預期增長
免簽相關政策實施以來,入境遊“熱”度攀升。在今年上半年的旅遊市場中,入境遊是增速與發展最為突出的部分。受簽證和消費便利化政策的利好影響,入境旅遊實現穩步增長。
伴隨過境免簽政策范圍不斷擴大至55個國家,“即買即退”離境退稅政策等完善,入境遊持續火熱。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 戴斌:受簽證、支付等政策便利化的影響,入境旅遊呈現了超預期增長的格局。這些遊客來到國內不僅要看風景,也去購物,從“中國遊”走向“中國購”也是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徵。
作為主要的入境口岸之一,今年1至6月,上海接待入境遊客424.8萬人次,同比增長38.5%。實現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增長85%,其中“即買即退”銷售額同比增長28.1倍。
此外,海南、湖南、重慶等地 今年上半年的入境遊增長也非常明顯。今年上半年,海南入出境外國人共66.3萬人次,同比增長48%,其中,以旅遊事由免簽入境外國人佔比高達89%。
今年上半年,湖南全省口岸出入境人員78萬余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7%。入境外國旅客中,94%以上入境事由為觀光休閒。
旅遊+百業
創新融合激活消費
今年上半年,除了假日旅遊和入境旅遊持續升溫之外,文化、音樂、電影、體育賽事等都和旅遊實現了深度融合。
今年上半年,文化體驗促進旅遊消費升級,潮汕英歌舞、安徽魚燈、湖南賽龍舟等為代表的多地民俗遊熱度攀升。
無論是奔赴一場音樂節、演唱會,還是探訪音樂發源地,跟著音樂去旅遊給人們帶來全新的體驗。不僅給旅遊目的地帶來了顯著人氣,還將當地獨特的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特色資源融入其中,營造出可持續的音樂旅行生態。
根據國家電影局統計,2025年上半年電影票房為292.31億元,觀影人次為6.41億,同比分別增長22.91%和16.89%。跟著電影去旅遊也成為新風尚,國內推出多條電影主題旅遊線路,電影主題鐵路專線、航空公司積分兌換電影票、電影主題遊輪等也相繼推出,為旅遊市場注入新活力。
遊客 朱澤文:站在朱雀廊前,就像走進了電影里李善德仰望長安的場景,電影里的鏡頭和眼前的實景重疊,這種連接太奇妙了。
今年上半年,跟著賽事去旅遊成為一種時尚。“為一場比賽奔赴一座城”已成為消費新熱點。“蘇超”以自帶流量的話題加上扣人心弦的城市對抗賽,使得賽事相關話題熱度持續攀升。南京、常州、鎮江、鹽城等地更是推出了一係列“門票+餐飲”“門票+景區”等“文旅大禮包”,為球迷和遊客帶來了一場“足球+美食+美景”的文旅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