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同球共濟 推動智慧向善(和音)
智慧時代,唯有堅持同球共濟,才能充分把握機遇、有效應對挑戰
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暨人工智慧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在上海開幕。此次大會是落實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人工智慧治理倡議》的重要行動,旨在打造人工智慧領域的科技風向標、應用展示臺、産業加速器、治理議事廳,匯聚全球人工智慧發展智慧與創新力量。
當前,全球智慧化浪潮風起雲湧,人工智慧領域創新呈群體性突破之勢。本屆大會以“智慧時代 同球共濟”為主題,瞄準科學智慧、人工智慧賦能新型工業化等十大重點板塊,全面展現人工智慧技術前沿、産業趨勢與全球治理的最新思考與實踐。大會發表《人工智慧全球治理行動計劃》,呼籲各方在推動人工智慧賦能千行百業、加快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營造多元開放創新生態、加強人工智慧能力建設國際合作等13個方面採取具體行動,為協力推進全球人工智慧發展與治理凝聚了共識。
正如圖靈獎得主約書亞 本吉奧所言,人工智慧産品應該成為全球公共産品。如何充分用好人工智慧發展的已有成果,將實驗室裏的參數轉化為普及普惠的福祉,是關乎人類文明進步的時代命題。要堅持開放共用、智慧平權,讓更多國家和群體真正接觸、應用人工智慧並從中受益,最大程度釋放人工智慧在賦能全球經濟社會發展、應對全球挑戰等方面的潛力。大會期間,中國氣象局正式發佈全民早期預警中國方案“媽祖(MAZU)”,並向吉布地、蒙古國兩國代表捐贈“MAZU—Urban”城市多災種早期預警智慧體。智慧化技術養殖助力增産增收、光視聯動平臺築起鐵路安全屏障、開源大模型推動人工智慧技術走向普惠……中國人工智慧産品和技術在亞洲、非洲、南美洲、歐洲等國家和地區賦能發展的各類範例,也在大會期間得到集中展示,引起各方重視。隨著中國“人工智慧+”行動深入推進,中國發展經驗和技術産品正不斷惠及全球,為推動人工智慧向善向好持續注入動能。
全球人工智慧技術進一步發展,離不開開放包容的創新合作環境。3000余項前沿展品集中亮相,涵蓋100餘款“全球首發”“中國首秀”的重磅新品;240個項目參評卓越人工智慧引領者獎,國際項目佔比達17%……大會正是各方交流新突破、新應用的對話合作平臺。大會發佈《國際人工智慧開源合作倡議》,啟動成立全球人工智慧創新治理中心,以開源驅動技術創新、完善生態共治。當創新要素在全球網路中高效流通、深度融合,人工智慧技術將加速迭代,為人類發展提供更精準有效的解決方案。中國秉持開放共用精神,願同各國聯合開展技術攻關,加大開源開放力度,共同推動人工智慧發展邁上更高水準。
人工智慧帶來前所未有發展機遇,也帶來前所未遇風險挑戰。如何在發展和安全之間尋求平衡,亟須進一步凝聚共識、探索方案。大會期間,中國倡議成立世界人工智慧合作組織,以實際行動響應全球南方呼聲、助力彌合數字和智慧鴻溝。加強人工智慧全球治理,中國始終是行動派:推動聯合國大會協商一致通過加強人工智慧能力建設國際合作決議,和尚比亞共同舉辦人工智慧能力建設國際合作之友小組會議,與聯合國共同舉辦人工智慧能力建設研討班……中國積極落實聯合國《未來契約》及其附件《全球數字契約》有關承諾,不斷為完善全球人工智慧治理體系貢獻智慧和方案。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強同各國對接協調,中國將同各方一道,持續推動早日形成具有廣泛共識的人工智慧全球治理框架和規則。
智慧時代,唯有堅持同球共濟,才能充分把握機遇、有效應對挑戰。中國將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智慧向善、公平普惠、協同共治等原則,攜手各方推動加強人工智慧全球治理和國際合作,共同創造包容、開放、可持續、公平、安全和可靠的數字和智慧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