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高品質發展看中國|漁光一體 萬畝水域“點綠成金”

2025-07-16 22:18:00
來源:央廣網
字號

  央廣網常州7月16日消息初夏時節,常州市武進區前黃鎮南部的田野上,一派忙碌景象。大片土地上,光伏板支架正有序搭建,水下的養殖區裏,魚群在水中自在穿梭,漁民正駕著小船檢查養殖網箱。這裡是前黃鎮漁光一體項目現場,一場“水上發電、水下養魚”的綠色實踐正在上演。

  過去,單靠魚塘養魚,收益有限;現在,水上架起光伏板,水下養“生態魚”,一畝地兩份收益。江蘇新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運營中心副經理梁傑介紹,項目佔地9238畝,緊鄰西太湖,水系發達,資源豐富,交通便利,充分利用當地的魚塘資源,實現了現代化漁業與光伏技術有機相結合,預計2025年年底實現並網。“全面並網後,年均能提供綠色電能7.2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約標煤24.39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6.56萬噸。”梁傑表示,這將有效增加地區可再生能源比例,優化能源結構,改善環境品質,推動綠色發展。

  

  前黃鎮漁光一體項目正在建設中(央廣網發 蔣文澤 攝)

  “我們的養殖模式完全是綠色、生態的,雖然畝産很低,但養殖週期長,魚肉口感會比高密度養殖的好很多。”梁傑介紹,目前已投入建設1400畝高標準苗種環育區,除了常見的鱸魚、鱖魚、河蟹、青蝦,還引進了大西洋鮭、鱖魚、進口錦鯉等高端魚種,通過生態養殖提升産品品質。

  綠色能源與生態漁業的深度融合,正為這片土地注入澎湃活力,也為當地村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就業機會。“現在已經有周邊居民40多人在這裡工作,主要從事水産養殖和環境養護,項目全部建成後,預計能增加就業崗位200個。”梁傑指著忙碌的工人説道。這些崗位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實現“掙錢、顧家兩不誤”。

  除了“漁”與“光”,項目還規劃了休閒農旅板塊。緊鄰西太湖的區位優勢,加上“光伏矩陣+生態魚塘”的獨特景觀,未來這裡將成為集垂釣、科普、研學于一體的農旅目的地,推動一二三産業深度融合。

  水上光伏發電,水下高科技育苗養魚,漁光一體不僅是在土地空間上做文章,更是在産業和科技上深層次地“織綠”。這座“光伏板下的智慧魚工廠”,正用科技的力量,在“陰影”中孕育著水産養殖的新希望。

  監製:伏成鐳

  統籌:欒永勝

  採制:李婕 呂倩媛

  視頻:蔣文澤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