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平均每天10班船駛向歐美 從深圳鹽田港看中國外貿“加速度”

2025-07-14 22:17: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1.79萬億元,同比增長2.9%。

  當前,全國上下正聚焦外貿穩規模、優結構,在這樣的背景下,深圳作為我國外貿版圖上的關鍵“樞紐點”,外貿表現如何?又有哪些新活力、新動能?

  廣東深圳鹽田港是世界最大的單體集裝箱碼頭之一,每天都有超過4萬個標準集裝箱從這裡發往全球,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級航運樞紐”

  深圳港口忙起來 中國外貿熱起來

  深圳海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鹽田港集裝箱吞吐量超758萬標箱,同比增長12.7%,實現2位數增長。

  一艘滿載能裝超2.4萬個標準集裝箱的世界最大的集裝箱貨輪現在就在深圳鹽田港,它很快就將滿載著中國製造的機電産品、電子設備、家電、傢具及生産用品等貨物,從深圳鹽田港啟航,依次抵達英國、比利時、波蘭、德國等地。今年以來,像這樣的“超級巨輪”已經有近300艘次靠泊鹽田港。

  鹽田港今年新增11條航線

  不僅如此,鹽田港今年還新增了11條航線,目前每週近百條航線連通全球,平均每天就有4班船駛向歐洲、6班船前往美國。可以説,深圳用穩定高效的港口體系,為外貿企業跑出“加速度”提供了堅實支撐

  深圳鹽田港打造全球航運“燃料加注站”

  除了集裝箱吞吐能力,還有一個細節值得關注——國際船舶來加注燃料。今年上半年,僅鹽田一個區的LNG燃料加注量就超過31萬立方米,比去年全年還多,累計産值近7億元。燃料加得好、價格還合適,船舶才會選擇靠泊。這個“看不見”的競爭力,正在幫助深圳不斷提升國際航運影響力。

  民營小巨人企業扎堆深圳

  當然,深圳外貿的活力,不只體現在港口。深圳龍華區一家專注3D列印的民營企業,他們的産品正通過這裡的港口,出口到東南亞和歐洲市場。2024年的數據顯示,像這樣有自主品牌、掌握核心技術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深圳有1025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2.5萬家

  這些“小而精”的企業,之所以能“飛”得快、走得遠,離不開深圳完整的産業鏈支撐。一台智慧設備,從研發設計到樣機製造,再到量産,最快只要一週。這種集聚效應,讓“深圳製造”快速變成“世界産品”。

  通關便利是深圳貨通全球更便捷的關鍵支點

  在通關方面,深圳也在不斷優化服務。深圳海關正在開展跨境貿易便利化的專項行動,支援“新三樣”出口,還支援拓展國際海運航線,加密跨境電商海運快線打通更多“出海”通道。

  為提升物流效率,深圳還在推進港口群物流一體化建設,比如通過多個港口之間的資訊化連接打破地理位置的限制,以聯網的方式實現了港區間貨物的快速調撥和通行。這些看似“幕後”的改進,實則是讓貨通全球更便捷的關鍵支點。

  可以説,深圳外貿的“速度”和“品質”是創新能力、港口優勢、民營活力和服務保障共同支撐的結果。這裡不僅是一座城市的開放窗口,更是中國外貿高品質發展的一個縮影。

  (總臺央視記者 李晶晶 朱平 李必雄)

[責任編輯:房琳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