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綜述|推動文明交流互鑒 促進世界繁榮發展——亞歐多國人士熱議全球文明倡議

2025-07-12 09:37: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北京7月11日電 綜述|推動文明交流互鑒 促進世界繁榮發展——亞歐多國人士熱議全球文明倡議

  新華社記者耿鵬宇

  全球文明對話部長級會議10日至11日在北京舉行,主題為“維護人類文明多樣性 共促世界和平發展”。與會的亞歐多國人士認為,此次會議的舉辦是全球文明倡議的又一生動實踐,該倡議將助力世界文明交流互鑒、促進全球繁榮發展。

  哈薩克人民黨主席葉爾穆罕默德葉爾特斯巴耶夫表示,全球文明倡議對增進友誼、加強各國相互理解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中國注重和平發展,尊重文明多樣性。在如何對待不同文明、如何建立平等尊重的世界、如何在保護本國文化的同時接納外來文化等問題上,中國為世界樹立了典範,有助於實現人類和平發展和各國普遍繁榮。

  俄羅斯聯邦共産黨中央書記格奧爾基卡姆涅夫説,不久前,世界各地慶祝首個聯合國“文明對話國際日”,這是中國攜手各國推動文明對話、促進文明互鑒的積極努力。開展對話是促進各個文明發展的基礎,關乎各國前途命運與現實抉擇。在部分國家鼓吹“文明衝突論”的當下,中國、俄羅斯等國家倡導文明對話,為人類團結應對共同挑戰注入正能量。

  喬治亞議會文化委員會主席喬治加布尼亞強調,文明的差異反映了各國的獨特性和發展的多樣性,文明交流互鑒對各國增進了解、開展合作至關重要。中國有著悠久的文明歷史、豐富的文化傳統,在科學、經濟、工業及技術領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並始終以開放包容的心態與各國分享成功經驗,這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寶貴機遇。通過鼓勵各國相互學習與合作,中國為推動國際社會共同進步作出貢獻。

  上海合作組織前秘書長、塔吉克前駐華大使拉希德阿利莫夫表示,開放對話、文化互鑒以及攜手探尋解決之道,對於應對氣候變化、消除貧困、跨越技術鴻溝等全球性挑戰至關重要。人類文明百花齊放,為各國提供了多樣化的發展路徑,並激發出源源不絕的創新靈感。文明的多樣性不是威脅,而是實現可持續和平的強大資源。尊重他國文化、實現交流互鑒,有助於緩和地區緊張、增進國家間信任、強化夥伴關係。

  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係研究所副所長亞歷山大洛馬諾夫認為,全球文明倡議並不只是針對短期發展,而是面向未來的長期願景。中國擁有悠久文明歷史,全球文明倡議源於中國古代文明在其漫長歷史中積累的智慧。當前,政治動蕩和衝突正將世界引向錯誤的方向,中國秉持的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對推動構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秩序具有重要作用。(完)

[責任編輯:滕丹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