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行進中國|念好文旅經 鄉村正振興

2025-07-05 10:44: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微信到賬500元!”聽著收款提示音,王菊茹開心地將包裝好的手工茶,遞到遊客手中。

  王菊茹是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滿鄉毛納村“和茹手工茶坊”的女主人。

  五指山腳下的毛納村。人民網記者 符武平攝

  毛納村坐落在海南腹地五指山主峰下,村子不大,常住人口167戶659人;景色很美,村裏就能看到壯美的五指山。曾經,“守著金山討飯吃”是這裡真實的寫照:2021年,村裏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5000元,超過一半人口是脫貧戶。

  “那時候能掙錢的路子少,只能種點茶葉和水稻,賣不上價格不説,還不好賣。”王菊茹説,變化發生在2022年。

  2022年4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毛納村調研,在手工茶坊參與炒茶勞動,並買下兩袋茶葉。

  俯瞰毛納村。人民網記者 符武平攝

  “總書記勉勵我們把茶葉經營好,把日子過得更紅火。”王菊茹回憶説,總書記的到訪,給毛納村的發展指明瞭方向,讓毛納村走上了一條“農旅融合”的生態發展之路。

  毛納村美景如畫。人民網記者 符武平攝

  遊客多了。以黎族文化和生態資源為主題,毛納村在不拆房、不砍樹、不佔田前提下,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業,積極探索“茶旅文”深度融合的發展模式。

  毛納村的黎族婦女在織黎錦。人民網記者 符武平攝

  如今,村口的精品民宿即將投入運營,常態化舉辦的黎苗文創展、茶藝展演、民俗長桌宴、篝火晚會等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成功實現遊客從“一日遊”向“過夜遊”的轉變。2024年以來,毛納村累計接待遊客12.95萬人次,旅遊收入突破647萬元,消費拉動效應顯著增強。

  産業強了。茶葉作為毛納村的傳統優勢産業,近年來實現了規模化提質升級,從2021年的500多畝擴大至2630余畝,優質“大葉茶”成為村民增收的“金葉子”,帶動戶均增收約2萬元。

  在産業融合發展模式下,村集體經濟形成了“茶葉種植+文旅體驗+光伏發電”的多元收入結構。2024年,村集體收入達203.76萬元。通過“合作社+農戶”的聯農帶農機制,帶動29名村民就近就業,86戶脫貧家庭在産業鏈延伸中實現穩步增收。

  毛納村琳瑯滿目的文創産品。人民網記者 符武平攝

  “現在我們村裏大部分村民都在家門口吃上了旅遊飯,再不用像以前那樣出遠門去打工了。”毛納村“兩委”幹部王政珠説,遊客多了之後,毛納村在大力發展旅遊業的同時,也鼓勵村民利用自家庭院開辦農家樂、土特産店,村民的收入也隨之水漲船高。

  2024年毛納村村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2.36萬元,實現了大幅增長。

  這些年,毛納村先後獲得“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海南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五椰級鄉村旅遊點”等榮譽稱號,入選全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村級實踐交流基地優秀典型案例。

  “現在村子發展得越來越好,村民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大家都覺得幹活有勁頭、日子有奔頭!”王政珠説。(毛雷、李學山、符武平、熊淑婷)

[責任編輯:房琳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