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深觀察丨美國貿易逆差的兩大真相

2025-05-09 10:46:00
來源:總臺環球資訊廣播
字號

  美國商務部下屬的經濟分析局和人口普查局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3月國際貿易逆差較2月大增14%,達到創紀錄的1405億美元,遠超外界預期。

  美國經濟分析局網站截圖

  3月貿易逆差爆表,是因為美國企業在美政府全面徵收“對等關稅”之前抓緊增加了商品進口。

  具體來看,3月進口總額飆升4.4%,達到4190億美元;其中,貨物商品進口飆升5.4%,達到創紀錄的3468億美元。

  經濟學家預計,4月進口量可能會繼續增加。

  路透社報道截圖

  “最糟糕的情況尚未到來”

  有媒體稱,美國發起的貿易戰原本旨在減少貿易逆差,但在實踐中,它取得的效果卻恰恰相反。今年以來,美國的貿易逆差幾乎已翻了一番。

  “3月貿易逆差超出預期揭示了一個意外後果:至少從目前看,貿易戰使美國增加而非減少了對外國商品的依賴。”

  美國“石英”財經網報道截圖

  “意外後果”還不止於此。

  根據美國商務部日前公佈的數據,進口的激增將美國第一季度國內生産總值(GDP)下拉了4.83個百分點,導致經濟按年率計算環比萎縮0.3%。

  這也是美國經濟自2022年第一季度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據美國富國銀行經濟學家觀察,貿易逆差對美國一季度經濟的拖累是半個多世紀以來最大的一次。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道截圖

  雖然經濟學家預計進口熱潮到5月將會消退,但他們同時警告説,由於其他國家廣泛抵制美國商品和赴美旅行,進口下降的效果可能會被出口下降所抵消。

  金融市場研究專家魯普基認為,雖然企業界試圖找到辦法度過美國政府正式全面加徵“對等關稅”之前這段“前所未有的動蕩時期”,但“最糟糕的情況無疑尚未到來”,因為美國政府迄今未與貿易夥伴達成任何貿易協議。

  路透社報道截圖

  大量事實證明,本屆美國政府上臺以來,其推出和威脅推出的每一項關稅政策都在令美國經濟掉頭向下。

  目前業內普遍預測,美國經濟在未來一年內陷入衰退的可能性為45%。

  高盛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哈祖斯日前致信提醒該公司客戶:“我們預計其他領域的關稅會進一步提高,比如藥品、半導體,可能還有電影。而且我們認為,一些暫停的‘對等’關稅最終會生效,這是一個很大的風險。”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道截圖

  被美國政府定性為其他國家和地區“剝削”美國證據的貿易逆差,卻在白宮頻頻揮舞的關稅大棒下不減反增,聽來真是無比諷刺。

  不過必須指出的是,現在這種明顯高於往常水準的貿易逆差完全是被關稅“嚇”出來的,與美國長年存在的“頑固貿易逆差”有很大不同。而説到讓美國現政府耿耿於懷並千方百計想要強行“抹平”的“頑固貿易逆差”,其實背後藏著兩大真相。

  “美國實際上得到了世界的禮物”

  第一大真相,就是美國的貿易逆差源於美國自身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

  毋庸置疑,靠著種種“機緣”和手段較早實現經濟成功的美國,是其後來參與推動的經濟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在此過程中,美國越來越專注于研發、設計、金融等高附加值服務性産業發展,而將中低端製造業轉移至勞動力成本較低的發展中國家,從而使全球資源不斷朝著優化配置的方向發展。

  但如今,美國政府卻只計算了商品貿易存在的逆差,而刻意忽略了自身在服務貿易領域的巨大優勢。

  美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服務貿易順差增至2930億美元,較2023年和2022年分別增長5%和25%,接近歷史最高水準。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截圖

  第二大真相,或許也是被更多人忽略的真相,就是美國的貿易逆差反映了美國全球經濟地位和美元特權。

  有媒體發文指出,貿易出現逆差並不意味著美國在“賠錢”。正是因為全世界投資者都需要美聯儲發行的美元、美國政府的債券以及美國公司的股票,美國才能通過向全球釋放流動性來獲得更多的外國廉價商品。

  這種交換使美國能夠以較低的成本融資,促進了其經濟增長,最終轉化成了美國民眾的超額消費與投資能力,並鞏固了美國在國際經濟、貿易和金融領域的地位。

  對美國資産的強勁需求也解釋了為什麼美國2018年發動的上一輪貿易戰對縮小貿易逆差幾乎沒有什麼幫助:關稅本身並沒有減少外國人對美元資産的需求。

  文章批評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不講道理:“美國用美元和金融資産換來了德國的機械、英國的威士忌、墨西哥的鋼材……現在卻將貿易逆差歸咎於貿易夥伴,這就好比責怪銀行為我們提供低息貸款。”

  澳大利亞“對話”新聞網報道截圖

  德國經濟學家呂迪格巴赫曼近日接受德媒專訪時説得更直接:貿易逆差對於很多國家來説可能是經濟出現麻煩的徵兆,但對美國而言恰恰相反。

  巴赫曼指出,正因為美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能夠大規模提供安全流動資産的資本市場,才會有源源不斷的資本流入美國,進而為美國進口他國商品提供資金,使美國人能夠超越自身的生産能力進行消費。

  由此巴赫曼認為,美國“絕對”會從貿易逆差中受益,這也是美國獨家擁有的“過度特權”,更意味著美國可以持續舉債,而無需全部償還。“美國人實際上得到了世界的禮物。”

  德國電信-線上新聞網站報道截圖

[責任編輯:滕丹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