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透過上海車展讀懂三組密碼(人民時評)

2025-05-09 10:37: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擁抱創新,共贏未來”。

  近日,第二十一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閉幕。超36萬平方米展出面積,163台新車現場首發,海內外觀眾101萬人次到訪……既是“秀場”,也是“賽場”,更是“磁場”,聚光燈下的上海車展,讓人們對世界汽車工業的未來滿懷期待,也對中國汽車産業的崛起充滿信心。

  通過車展,矚目中國。走過40年曆程,上海車展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啟示?從中能看到什麼?

  (一)

  放在歷史的維度看,透過上海車展,可以讀懂中國汽車工業的“成長密碼”。

  車展上,一位外資車企高管感慨:“我們不是在參加一場展會,而是在見證一個時代的交接儀式。”

  遙想40年前,中國汽車年産量只有40多萬輛。而2024年,中國汽車産銷分別完成3128.2萬輛和3143.6萬輛,産銷總量連續16年保持全球第一。

  上海車展猶如一扇窗戶,見證中國汽車工業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從“跟隨者”“參與者”到“領跑者”的攀升與跨越。中國汽車工業何以能?

  是開放激發了“後發優勢”。

  第一屆上海車展上,通過引進技術,國産桑塔納轎車首次亮相,中國汽車工業展開新的篇章。國內合資車企陸續誕生,産業鏈從無到有,我國逐步構建起完整的汽車製造體系。可以説,沒有開放,就沒有中國汽車工業今天的輝煌。

  是創新支撐了“換道超車”。

  前不久,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刊文指出,過去是歐洲“幫助中國學習製造汽車”,而今,越來越多的歐洲車企尋求與中國企業合作。從跟隨到領跑,自主創新是制勝法寶。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鐳射雷達、混動技術……一個個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讓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實現“超車”。

  從“技術引進”到“技術反哺”,從“吸引投資”到“對外投資”,從“適應標準”到“制定標準”,正是依靠自主創新,中國本土品牌積累了競爭力、塑造了新優勢、打開了新局面。

  回首來路看今朝,通過開放來推動創新,從而更好融入全球産業鏈創新鏈,正是中國汽車工業乃至中國製造業成長壯大的重要密碼。這是來自實踐的寶貴經驗,也是引領未來的破局之鑰。

  (二)

  放在當下的維度看,透過上海車展,可以讀懂外商投資的“信心密碼”。

  一個對比,耐人尋味。2025年,底特律車展上,只有約30個品牌的汽車參展,數量較以前大幅下降;曾經車商雲集的日內瓦車展,已被取消……傳統國際車展式微,上海車展則充滿活力。

  這背後反映的,是汽車産業版圖重心的東移,是全球投資者對中國的信心。信心從何而來?

  信心來自超大規模市場的潛力。作為世界最大汽車市場,中國汽車市場份額約佔全球三成。以超4億人口的全球最大中等收入群體為“基本盤”,以加快綠色化、數字化、智慧化轉型為“增長極”,中國市場持續孕育全球最具成長性的熱土。

  信心來自完整産業體系的張力。在長三角,談起新能源汽車,人們往往會提到“4小時産業圈”。中國已形成200多個成熟的産業集群,産業鏈的全面性、系統性、完整性獨步全球。

  信心來自持續深化改革的活力。放開外資股比限制,汽車産業投資管理由核準制改為備案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進,為汽車産業持續健康發展匯聚要素資源。向改革要動力,推動標誌性改革舉措落地見效,中國製造業將持續澎湃發展動能。

  透過當下看預期,今天的中國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提供了豐富多元的應用場景。這是中國高品質發展的潛力所在,也是外商加碼投資的信心所在。

  (三)

  放在未來的維度看,透過上海車展,可以讀懂世界看好中國的“機遇密碼”。

  車展期間,大眾集團攜一眾子品牌與在華合資企業聯袂登場。包括7款全球首發車在內的50餘款展車組成龐大陣容,彰顯這個德國品牌“在中國,為中國”的決心,折射外資企業對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良好預期。

  “穩定的預期”,讓世界對中國更有認同感。

  今年以來,眾多國際車企紛紛宣佈加碼中國。原因既在中國龐大的市場規模,更在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確定性強”“風景獨好”。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的:“中國事業舞臺大,市場前景廣,政策預期穩,安全形勢好,正是有利於外資企業投資興業的一方沃土。”

  “開放的預期”,讓世界對中國投下信任票。

  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會“用腳投票”。今年以來,中國持續降低“進”的門檻、對接“高”的標準、提升“促”的水準、營造“優”的環境,讓“確定性的綠洲和投資興業的熱土”的成色更足。未來,中國還將堅定不移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不斷以自身的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空間。

  “共贏的預期”,讓世界認定中國的機遇性。

  寶馬擁抱華為,本田聯手航盛……車展上,這樣“外資車企+中國科技”的協同案例比比皆是。既用好全球市場和資源發展自己,又推動世界共同發展,這是中國汽車産業也是中國經濟的發展邏輯。

  上海車展的故事,是中國保持戰略自主、實現自立自強的寫照,也是中國深化對外開放、堅持胸懷天下的注腳。窺斑見豹,從上海車展可以讀懂中國與世界的雙向奔赴。

  “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相信中國就是相信明天,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責任編輯:滕丹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