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青春不打烊丨在北京開餐廳的巴基斯坦小夥:我想讓中國朋友更懂巴基斯坦

2025-05-02 19:53:00
來源:總臺環球資訊廣播
字號

  街頭小店,是創業者夢想的孵化器,也是經濟肌體中不可或缺的“細胞”。當創業者把所有熱愛注入這個小小的空間,小店也開始與國家和社會的脈搏同頻共振。

  環球資訊廣播特別策劃《青春不打烊》,和您一起推開小店的門,去感受中外創業者“不打烊”的小店和青春。

  在北京五道口,一家洋溢著濃郁巴基斯坦風情的餐廳吸引著絡繹不絕的食客。

  推開門,薄荷綠的墻壁、懸挂的星月燈籠、銅碗裏沸騰的咖喱、香甜馥鬱的豆蔻奶茶,還有空氣中瀰漫的小茴香與肉桂香氣瞬間讓人感覺置身巴基斯坦。

  

  餐廳吧臺上兩國的國旗

  這家餐廳2018年在北京創立,創立人是巴基斯坦人阿德。如今餐廳主要由阿德28歲的弟弟阿馬德打理。阿馬德告訴記者,哥哥創辦這家餐廳的初衷不僅希望它是美味的棲息地,更希望它成為中巴民間交流的鮮活紐帶。

  中國有很多來自巴基斯坦以及其他南亞國家的留學生。中國和巴基斯坦的關係本來就很好,而且我發現中國的年輕人充滿了積極探索世界的意願,他們願意了解巴基斯坦文化,而美食本身就是了解別國文化的一個大門,美食的大門開了,中國人就能更了解巴基斯坦文化。

  餐廳所在的北京五道口高校雲集,因此餐廳形成了獨特的客源結構:各大高校國際學院的留學生、跨國文化研究者、常駐中國的國際貿易商人和外交官,共同構成了其穩定而多元的核心消費群體。

  

  來聚餐的學生

  這裡的常客是附近大學的中外學生,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語言學校等,全世界有成千上萬的人在中國接受教育,所以我們選擇在這裡開店,此外還有一些從事國際貿易的商人和在華外交官也來用餐。

  如何讓萬里之外的巴基斯坦美味在北京落地生根?阿馬德有自己的心得。

  餐廳的廚房裏,中國小麥粉與巴基斯坦小麥粉一起烘焙出筋道的馕餅,新疆鷹嘴豆成為製作巴基斯坦咖喱的底料,而那些經中巴經濟走廊運來的小豆蔻、丁香等香料,則是餐廳獨家風味的關鍵密碼。

  

  阿馬德説,咖喱雞是小店的招牌菜

  有些材料在中國很容易找到,比如扁豆、大米,但有些巴基斯坦特有的香料的確很難找到,但是我們兩國的經貿合作很多,比如中巴經濟走廊,所以在很多網上購物平臺,還有國際市場供應商那裏,我們可以通過這些方式獲得香料。

  採訪時,正值午餐時間,客人絡繹不絕,阿馬德一邊跟客人打招呼,一邊向記者介紹。其中有一位客人是從阿爾及利亞到中國旅遊的,特地從網上搜索巴基斯坦餐廳才找到這裡。

  

  左一阿馬德和阿爾及利亞遊客的合影

  我到北京是來旅遊的,今天是第十天了,我明天就走了,我覺得這家餐廳是吃巴基斯坦美食最好的地方。

  在中央民族大學任教的美國老師馬克力文,是這家餐廳的老顧客,他經常帶朋友、學生來這裡體驗巴基斯坦美食。

  

  中央民族大學任教的美國老師馬克力文

  這家餐廳的食物美味,人也友好,我經常來。過去幾年裏,我帶了50多個朋友來這裡用餐,在這裡吃飯聊天他們都很享受,都很喜歡。

  阿馬德告訴記者,最近,這條街上的很多商家都在“花式”促銷費,他也在店裏也推出了很多促銷活動,吸引了很多中外顧客。

  

  來聚餐的留學生們

  我們在中國的網路平臺上都會發送電子優惠券,也有一些排行榜把我們店放上去,所以中國消費者就會特意過來嘗試。我們有時也有學生折扣、會員卡的活動。得益於中國的‘過境免簽’政策,我們店裏有了更多的外國遊客,一些外國遊客可能不會用電子優惠券,我們也有一些實體店的優惠活動。最近中國的一些‘促消費’活動我們也參加了,比如在美食節攤位上展示巴基斯坦美食,讓大家都嘗嘗。對於我們來説,不僅僅宣傳了我們的美食,還可以宣傳巴基斯坦文化。現在我們在成都剛開了一家新店,未來我們還想在西安也開一家。

  這幾天,阿馬德的哥哥阿德,也就是小店的創始人正在成都忙著新店開張的事兒。

  

  創始人阿德在成都的分店

  而在北京的這家小店裏,氤氳煙火間,美食已經織就了一張友誼的紐帶。

  很多中國人叫我們‘巴鐵’,這完美地説明瞭巴基斯坦和中國之間深厚的友誼。我們希望,咱們兩國老百姓之間可以更親近,所以我想讓更多中國人體驗巴基斯坦的美食和文化,我希望未來我們鐵哥們之間的情誼更穩固,讓我們的友誼更上一層樓。中巴友誼萬歲!

  記者 | 莊媛心

  簽審 | 魏鬱

  監製 | 蔡耀遠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