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關稅衝擊如何應對?企業用更大的“朋友圈”來回答

2025-04-28 16:19: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近期美國濫施關稅,嚴重破壞全球經貿規則,給我國外貿出口企業帶來巨大挑戰。福建,作為我國外貿“重鎮”之一,紡織鞋服一直是當地傳統優勢産業。

  據福州海關統計,今年一季度,福建省出口鞋靴170.8億元,位居全國第一。美國的關稅政策給當地外貿企業帶來的衝擊有多大呢?

  在一年一度的晉江國際鞋業和體育産業博覽會上,一家服裝企業的新品剛剛發佈,企業負責人許永祝就迎來了前來探廠的國際客商。

  談起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出口壓力,許永祝坦言,壓力肯定有,他們最高的時候,美國業務就佔了公司出口總額的30%,現在少了一塊市場,怎麼辦?

  晉江市七彩狐服裝織造有限公司副總 許永祝: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裏面,我們公司的戰略就是逐步降低美國市場的份額,逐步加大力度開發歐洲,包括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市場份額,美國的訂單現在佔我們公司的比重只佔到8%。

  雖然少了一塊市場,但失去的能不能從其他市場補回來呢?許永祝告訴記者,今年他們企業的“朋友圈”正變得越來越大:歐洲從30%增長到55%左右,南美則漲到了25%左右。這幾年,借著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的東風,企業的訂單也是增速顯著。

  和許永祝一樣,專門製造智慧製鞋設備的晉江凱嘉機器製造有限公司,為了減少對美出口壓力,也正在加大新興市場的佈局。

  福建省晉江市凱嘉機器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 蘇義陽:凱嘉目前已經出口到7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海外總共有11個辦事處。2025年還會再增加4個辦事處,會增加到15個辦事處。

  “朋友圈”越變越大的同時,晉江的紡織鞋服企業也在積極求變,從原輔料供應、設計再到生産,都有涉及,不只是出口成品,還能出口“供應鏈”。與此同時,針對新興市場不同的特點,企業出口方式也變得越來越靈活。

  晉江市七彩狐服裝織造有限公司副總 許永祝:現在新興市場客戶的一個最大的痛點就是庫存壓力大,我們做到“小單快反”以後,哪怕客人下10件訂單,我們也能非常快速地給客人交付訂單,整個新興市場庫存壓力的痛點沒了,無形中能幫我們公司拓展非常大的客戶群體。

  “供應鏈”出口的不只服裝或製鞋産業,還擴展到了布料、衛生用品等領域,這種外貿方式,今年正在晉江漸成趨勢。

  晉江市七彩狐服裝織造有限公司副總 許永祝:以前我們講的是滿意度,但是我們近期提倡的是驚喜度。你要做到讓客人有驚喜,要達到他想不到的東西給到他,他會感覺到非常驚喜。這樣能提高客人對你的黏性,客人跑不掉。

  政府搭臺 助力外貿企業贏先機

  這些天,為了幫助企業緩解出口壓力,晉江當地的政府、行業協會、商會組織也在積極行動,提供展會等供需對接結活動,幫助企業尋找合作商機。

  為了減輕外貿企業的壓力,進入4月以來,晉江當地除了發佈12項産業政策,推出超5億元資金扶持大禮包加碼科技創新之外,像晉江國際鞋業和體育産業博覽會這樣大型的外貿對接會,就已經舉辦了兩場。

  晉江市貿促會會長 孫水濱:我們精準針對新興市場進行重點邀約。非洲、南美、中亞、東盟、中東等一些國家地區,邀約將近700名的專業採購商,他們很明確是帶著訂單要過來尋求合作的。這一次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很多商協會抱團過來參加展會。

  而為了吸引客商,展會上,當地企業帶來了最新的碳纖維材料、“AI+運動”等一系列科技創新産品,讓新老客戶都眼前一亮。

  蒙古國客商 巴圖寶力得:這裡有好多科技方面的新産品、新設備,本來我們只是來考察的,發現這裡的鞋做得非常好,適合我們蒙古國的天氣,所以一看就訂貨了。

  記者注意到,展會現場,有直接帶著現金來下單的客戶,有拖著行李箱把樣品帶走的客戶,還有父子齊上陣的客戶,大家都是一個目的:攜手共贏。

  墨西哥客商 睿傑:我們買了鞋底、配件、鞋面,還有很多其他東西,也包括機器。和中國做生意,比和其他國家要容易,我們的工廠離不開中國。

  為期四天的晉江國際鞋業和體育産業博覽會上,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600多名海外採購商前來參加洽談,其中新邀請的境外採購商數量就比上屆增長了2倍,達成意向成交額417.2億元、較上屆增長15.8%。國外客戶的熱情,讓參展企業都直呼沒想到。

  福建省晉江市凱嘉機器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 蘇義陽:往年鞋博會有很多客戶來,不過下訂單的客戶沒這麼多,今年可能是在各個原因的前提下,訂單比往年應該增加差不多一倍。

  苦練內功 贏得市場話語權

  近期美國濫施關稅,嚴重破壞全球經貿規則,給我國外貿出口企業帶來巨大挑戰。據福州海關統計,今年一季度,福建省出口鞋靴170.8億元,位居全國第一。美國的關稅政策給當地外貿企業帶來的衝擊有多大?當地又是怎樣應對的?來看記者在福建泉州的探訪↓↓↓

  記者來到這家企業時,他們正在給義大利客戶趕制一批休閒鞋。讓記者意外的是,走進車間,沒看到以往製鞋的流水線設備,取而代之的,是一次性成型的3D列印製鞋機。

  卡賓服飾鞋事業部總負責人 許容金:我們在兩小時可以列印3雙,其他同行應該是在七個小時左右。這批貨我們會在這個月底之前,發到義大利。

  企業負責人楊紫明這兩天剛從歐洲回來,原本他只是去調研市場,但是馬德里一家企業了解了他們的3D列印技術後,立即與他們簽訂了合同。

  卡賓服飾(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紫明:我們用AI的設計到3D的列印,一氣呵成。我們可以説顛覆了整個製鞋的流程,速度又快又便宜,設計又創新,所以他非常看好我們的産品。

  楊紫明告訴記者,就在幾年前,他們跟國際大牌合作還是代工模式,國際品牌出創意,中國企業負責生産。但現在,隨著新材料、新技術、新設計的全面領先,讓企業跟國際品牌的合作模式發生了根本性轉變,主動權已經掌握在了外貿企業自己手中。

  卡賓服飾鞋事業部總負責人 許容金:我們主動有兩個方面,一是我給你款式選擇,二是在報價的時候,我們是沒有商量的餘地。

  不只是卡賓,創新在福建泉州的傳統産業已經蔚然成風。最新數據顯示,泉州全社會研發投入連續7年增長超13%,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目前已有3100多家。創新已經成為高品質發展的最大增量,也成為企業的自信源泉。

  卡賓服飾(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紫明:對我們來説,現在或許是個機會,讓我們中國企業能夠更加堅強地面對,能夠走出去,因為走出去才是一條寬廣的路。

  (總臺央視記者 崔霞 楊瀟 文為明 吳燕敏 趙晟萱)

[責任編輯: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