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國産影片活力迸發 大家説最愛這幾部

2025-04-27 22:51: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最近幾年看過的國産影片裏

  哪些讓您覺得

  很有共鳴、印象深刻?

  看看大家怎麼説↓

  為觀眾奉獻有時代氣息、生活質感、創新探索的優秀國産影片,是中國電影人一直在努力的方向。聯合大數據機構,梳理最近十年國産影片的票房前20名,對現實題材影片數量和票房進行統計,可以看出,現實題材影片整體呈現出上升的趨勢。

  

  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 尹鴻:一方面,反映出觀眾對我們當下的生活現實的更多的關心,另一方面,表明創作者找到了正確表達現實的方法和態度。從政策上來講,我們一直在強調推動創作走現實主義的道路,現實題材的開掘、領域的擴大、包括強度,都有提升。

  

  內容的精彩、市場的需要和政策的驅動,給予了現實題材電影更大的發展空間。近年來,清明檔被很多業內人士稱為“國産中小成本現實題材影片試驗場”:2021年探討個體自由與傳統倫理博弈的親情故事《我的姐姐》成為票房冠軍。而今年清明檔中,現實題材影片《不説話的愛》《向陽花》等集中上映,關注的都是社會特殊群體。

  

  《不説話的愛》導演 沙漠:因為一次偶然,和這個聽障群體産生了一些連接,真真正正見到這些聽障朋友的時候,會給我很大的一種衝擊,他們都是非常樂觀的、積極的。我覺得我要替他們發聲,希望他們被看見。

  數量不斷增長的中小成本現實題材影片,逐漸突破“小眾”標簽,形成獨特的創作生態、市場潛力。

  

  中國電影資料館電影文化研究部主任、研究員 左衡:中小成本的影片,拍現實題材相對容易,不需要更多的技術和資金,以及演員成本等投入。這些影片,是完全具備把現實社會的問題,變成未來電影創作主流主題的可能性。如果引發觀眾熱議,進入一個更大的傳播圈子時,他們成功地把中國社會現實變成了中國的敘事。

  

  用現實的厚度提升作品的高度。在第20屆中國電影華表獎舉辦之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研究院將發佈“中國電影高品質發展研究”課題報告,文中指出,“現實題材凸顯人文關照”是近年來電影內容創作本土化創新的重要表現之一。

  

  北京師範大學亞洲與華語電影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張燕:這幾年來,創作者敢於表現熱點話題,把人性的複雜呈現出來,對一些邊緣的或者説弱勢群體的關注,也顯示出我們國家文明的提升。當攝影機對準他們內心深處的失落、困難、樂觀等,更多呈現出人文關懷的層面,更具時代性。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