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的春天|從“流量”到“增量” 天津“春日經濟”收穫繁花滿枝
東風隨春至,津門綻新枝。
從“賞花流量”到“經濟增量”,天津一季度GDP同比增長5.8%,實現“開門紅”。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推動下,天津文旅市場熱度持續攀升,消費市場活力迸發,企業生産與港口運輸數據亮眼,項目建設穩步推進,為今年天津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第一腳油”的強勁動力。
春日文旅:熱度攀升活力迸發
新春伊始,天津文旅市場的“熱力值”便一路高漲。跨年夜的火爆場景令人記憶猶新,據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數據,當日天津軌道交通全網客流達281.7 萬人次,創下歷史紀錄。春節假期的文旅成績同樣亮眼,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數據顯示,全市共接待遊客1615.55萬人次,同比增長16.7%;遊客消費額更是同比大幅增長 26.4% 。薊州區春節假期民宿接待量和收入分別同比增長71.4%和98.7%。
清明前後,中心城區掀起賞花熱潮。4月3日晚,2025年天津市海棠花節暨第三屆五大道海棠花節開幕,以五大道區域為核心,在十余天時間裏,為市民和遊客呈上一場海棠花的視覺盛宴。僅清明假期前兩日,薊州區就迎來遊客超50萬人次,有力拉動周邊餐飲、住宿、交通等産業鏈發展。
協同發展:優勢凸顯吸引力強
天津文旅消費的持續火爆,得益於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推進。
相關旅遊平臺統計表明,今年清明假期,天津成為熱門周邊遊目的地,旅遊預訂單量顯著增長。
“軌道上的京津冀” 大大縮短了城市間的時空距離,來天津跨年、過春節成為京冀兩地市民周邊遊的熱門選擇。京津冀三地以 “瓣瓣同心京津冀,歡歡喜喜過大年” 為主題,聯合開展 “跨年迎春大聯歡”“歡享廟會”“樂享冰雪”“歷史文化主題遊”“博物館裏過大年”“群眾大拜年” 六大板塊系列活動,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遊客紛至遝來。
消費市場:政策助力 潛力釋放
一季度,天津消費市場同樣活力滿滿。
1月,在消費促進政策的加持下,限額以上單位化粧品類零售額增長態勢良好,家電領域以舊換新政策推動相關産品零售額穩定增長,新能源汽車零售額更是顯著上揚,眾多車企積極佈局,拉動綠色出行消費。2月,商場、超市的特色促銷與節日消費熱潮,帶動食品煙酒、服裝及金銀珠寶等品類銷售額攀升。3月,氣溫回升,家居家裝市場因春季裝修需求迎來旺季,戶外休閒用品銷量大增,契合市民春日戶外活動需求。
其中,消費政策效果顯著,一季度天津已發放部分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資金,直接拉動相關商品消費,刺激市場活躍度,有效激發消費者購買意願,推動消費市場形成良性迴圈,展現出春日消費市場的強勁動力。
重大項目:穩步推進 支撐有力
繁花盛開的春日經濟,不止體現在文旅與消費領域,天津的項目建設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
一季度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8.7%,比上年全年加快5.6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投資增長21.4%,加快8.7個百分點;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長6.4%,加快3.9個百分點。
天津港集團21項重點基建項目按下推進“快進鍵”,總投資約195億元,涉及集疏運體系優化、航道碼頭設施提升、堆場擴能升級等多個方面。此外,一季度,天津港集團還成功開通了天津 — 墨西哥滾裝航線,與上港集團、廣州港集團及安通控股聯動攜手推出 “三港一航海上高速 FAST” 航線,並實現天津集裝箱中心站第二線束以及天津港匯盛碼頭公司南側集裝箱堆場投用,新增鐵路集裝箱辦理能力40萬標準箱以及有色金屬年貨物週轉量 470 萬噸,港口綜合服務能級穩步提升。
政策支援:陽光雨露 助力發展
天津春日經濟的繁花滿枝,離不開政策的“陽光雨露”。
3月底,天津市推動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大會召開,一系列暖企助企措施紛至遝來,民營企業家對天津發展的信心更加堅定,為天津發展出力的心願更加強烈。
天津還積極推動農商文旅融合,探索將賞花“流量”轉化為經濟“增量”,帶動春日消費持續升溫。
“春日經濟”正持續釋放巨大潛力。津沽大地以創新為驅動,以政策為保障,以市場為導向,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讓春日的繁花,在接下來的日子裏,結出更加豐碩的果實。(中國經濟網記者宋雅靜)
(天津市委網信辦指導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