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500億件!快遞折射中國經濟動能
位於河北省固安縣的申通快遞華北轉運中心。 新華社記者 王 曉攝
4月15日,國家郵政局公佈2025年一季度郵政行業運作情況,一季度,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21.6%,快遞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0.9%。截至目前,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超500億件,比2024年提前了18天。這意味著,全國每人平均收到快遞35件,每秒有5700多件快遞、每天有5億件快遞在神州大地穿梭流動。
快遞業不僅是消費市場繁榮的“晴雨錶”,更是國民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助推器”。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戰略規劃研究部主任劉江表示,今年以來,快遞業繼續保持穩健發展,反映出我國消費市場持續升溫、消費潛力加速釋放。未來,隨著促消費政策持續落地和行業發展新動能逐步壯大,快遞業將進一步發揮在物流領域的重要作用,助力暢通經濟迴圈和提升實體經濟運作效率,為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更強動能。
業務範圍穩步拓展
“早上打包,中午寄出,48小時內就能送達北上廣。”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潞江鎮芒旦村咖啡種植戶周永奇告訴記者,自從快遞網點設到村裏,他家的咖啡豆就不愁賣了,銷售範圍迅速擴大至全國。
中通快遞保山網點負責人楊華告訴記者,最近咖啡産品發貨量很大,尤其是挂耳咖啡和咖啡豆,日均發貨量達7000件。目前,中通快遞通過“地頭設點、區域包片、駐廠攬收”綜合服務鏈,為保山當地近百家咖啡種植戶與生産商提供寄遞服務,一季度咖啡豆發貨量超58萬件。
快遞業一頭關乎民生,一頭牽引發展。雲南省郵政管理局副局長榮蓉介紹,近年來農産品上行步伐不斷加快,“空中松茸”“高鐵鮮花”等方式加速“雲品”出滇,有力促進城鄉資源要素流動,提高農村消費便捷性。今年1月至2月,雲南省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37.17%,日均處理郵件快件近1600萬件,快遞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2.82%,增速位居全國前列。
今年以來,快遞業繼續保持穩健發展,反映出我國消費市場持續升溫、消費潛力加速釋放。快遞企業持續深耕農産品市場,有效滿足多場景寄遞需求,寄遞業務範圍穩步拓展。
無錫馬拉松、石家莊馬拉松、嘉興馬拉松……隨著天氣轉暖,多地馬拉松賽事鳴槍開跑。針對馬拉松選手的寄遞需求,京東物流、順豐等企業紛紛佈局賽事物流,通過創新倉儲模式、提供個性化增值服務等方式全力保障馬拉松賽事物資運輸平穩有序。
在上海馬拉松賽場,選手們可將參賽使用的衣服、跑鞋交給快遞員,通過“京東服務+”的洗衣工廠洗凈後再寄回家;在武漢馬拉松賽場,順豐速運聯合錦江之星推出“漢馬專屬住宿計劃”,為外地跑者提供行李“門到門”配送服務,選手入住後行李可一鍵寄送返程。
國家郵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一系列促消費政策落地顯效,消費市場總體呈現平穩增長態勢,消費場景不斷豐富,帶動了快遞市場規模持續擴增。同時,郵政快遞業不斷延伸服務網路、創新服務産品、提升服務品質,進一步滿足多元化消費需求。
寄遞服務更加高效
眼下,春茶採摘迎來高峰。在河南省信陽市浉河區文新茶村,順豐速運豐舟90物流無人機搭載著首批信陽毛尖的春茶鮮葉騰空而起,10分鐘後,這批茶葉順利進入山腳下的茶場進行炒制。
“為了破解春茶鮮葉‘最初一公里’運輸痛點,除了空中無人機,地面還部署了順豐R5無人車,可實現海拔800米以上陡坡茶園全天候接駁,形成‘空中快線+地面支線’的立體運輸網路。”順豐速運河南區域副總經理郭偉介紹,茶農以前運鮮葉下山最怕堵車,晚1個小時,茶葉清香度就不一樣,品質和口感就會差很多。現在組合運輸,能將單程運輸時間由傳統陸運的90分鐘壓縮至15分鐘,大大提升信陽茶産業的物流效率。茶農周建國告訴記者,單日通過“無人機+無人車”聯運體系運輸2400斤鮮葉,成本節省超1100元。
作為農産品上行的重要渠道,郵政快遞業在降低農産品流通成本、提升農産品流通效率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郵政、快遞企業積極探索“共同配送”“客貨郵”等融合發展模式,因地制宜完善縣、鄉、村三級寄遞物流網路節點建設。比如,青海省大通縣利用公交車輛富餘空間,將郵政、快遞企業的包裹交由城鄉公交車輛代運,引導和支援相關電商、農特産品企業入駐交通運輸場站,共用場站資源。
旅遊市場火熱也推動快遞企業持續創新服務模式,便利百姓出行。在蘭州中川國際機場,順豐速運聯合甘肅省民航航空物流有限責任公司推出“行李打包、寄存及快遞”一體化服務,為旅客帶來“零等待、全場景”航空寄遞新體驗;在貴州黔東南地區,申通快遞貴州凱里網點通過科技賦能和定制化包裝服務,保障苗族銀飾和侗族蠟染非遺産品安全寄遞,助力民族文化傳播。
“得益於行業積極創新服務模式,在多場景部署應用人工智慧大模型,在多區域投用智慧設備,服務質效持續增強。”劉江説。
持續推動降本增效
最新發佈的3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顯示,3月,快遞發展趨勢指數為72.1,同比提升5.4%。4月,春菜、春果大量上市,踏青旅遊熱情提升,預計相關寄遞服務將迎來新發展。
一方面,隨著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數位、家電、廚衛等産品持續熱銷。為更好服務政策落地實施,郵政、快遞企業積極響應,推出系列專屬寄遞服務方案,發展逆向物流網路,將送新貨、拆舊品、安裝調試和環保回收融為一體,構建起高效便捷的一體化服務體系。
另一方面,隨著智慧物流港持續建設,寄遞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前不久,京東物流新疆喀什倉試運營,依託喀什、烏魯木齊等倉網佈局,喀什市及其周邊多地將實現最快當日達,其他地區整體時效較以往烏魯木齊直髮提速3天。京東物流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京東物流新疆倉網還將引入自主研發的現代化智慧物流軟硬體設施設備,持續打造現代化供應鏈體系。
快遞業作為現代流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提升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前沿陣地。
“物流領域降本增效還有較大的改善空間。”劉江認為,首先,要發揮行業規模經濟優勢,提高網路覆蓋率和服務便捷性,通過規模經濟效應降低行業平均運作成本,繼續提升性價比;其次,要高效連通生産消費,減少流通環節,推動生産與消費直連,實現農特産品從田間直達餐桌,工業品從生産線直達快遞分揀線,將寄遞網路打造為製造業“移動倉”,提高倉庫週轉效率;再次,要加快流通方式升級,帶動物流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推動物流行業現代化和智慧化發展,重點發展零庫存管理、生産線邊物流等新型業務,實現資訊互聯互通和鏈條高效整合;最後,豐富垂直領域大模型應用場景,以“人工智慧+”更好促進數實融合,以“數智化”更好賦能産業鏈整合,提升全産業鏈價值。 (經濟日報記者 吉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