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第一觀察|這場會見中,習近平主席兩次提及“定力”

2025-04-13 20:11: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4月11日上午,習近平主席在會見來華訪問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時,兩次提及“定力”:談中西關係,指出“中方願同西班牙打造更有戰略定力、更富發展活力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談中國發展,強調“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中國都將堅定信心、保持定力,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

  新華社記者 劉彬 攝

  桑切斯于2023年3月、2024年9月、2025年4月連續三次訪華。習近平主席同桑切斯的三次會晤中,都用“戰略定力”希冀中西關係,而表述也從“具有戰略定力”“富有戰略定力”發展為這次的“更有戰略定力”。

  一個“更”字,凸顯當前國際形勢之變,對中西關係的戰略定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回望歷史,自1973年建交以來,中西堅持相互尊重、交流對話,為不同歷史文化、不同社會制度國家友好相處樹立了典範。

  近年來,中西互利合作成果豐碩。中國已成為西班牙在歐盟外第一大貿易夥伴,西班牙是中國在歐盟內第五大貿易夥伴。2024年,兩國貿易額突破500億美元,西班牙對華出口增長4.3%。

  這些成績,都是中西兩國在國際風雲變幻中堅持“戰略定力”的結果。

  今年是中西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建立20週年。正如習近平主席在會見中強調的,“中西友好是兩國人民基於傳統友誼、現實需要、長遠利益作出的正確抉擇”“國際形勢越是變亂交織,中西關係良好穩定發展的重要性就越凸顯”。

  西班牙是歐盟重要經濟體,是中國在歐盟的重要合作夥伴。中西合作的持續推進,對中歐關係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習近平主席每次同桑切斯會晤,中歐關係都是重要議題。

  今年正值中國同歐盟建交50週年。習近平主席指出,願“推動中歐關係繼往開來,向戰略穩定和相互成就的方向發展,更好造福中歐人民和國際社會”。

  實現“戰略穩定和相互成就”的目標,離不開中歐雙方在國際風雲變幻中保持合作定力。這既是中歐關係走過半世紀風雨歷程的經驗總結,也是複雜嚴峻國際形勢下應當作出的正確選擇。

  習近平主席此次會見桑切斯,是在美國對包括中歐在內的貿易夥伴濫施關稅之後首次外事活動,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面對各方期待,習近平主席的講話擲地有聲:

  “打關稅戰沒有贏家,同世界作對,將孤立自己。70多年來,中國發展始終靠的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從不靠誰的恩賜,更不畏懼任何無理打壓。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中國都將堅定信心、保持定力,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

  習近平主席進一步指出:“中歐應該履行國際責任,共同維護經濟全球化潮流和國際貿易環境,共同抵制單邊霸淩行徑,不僅維護自身正當權益,也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維護國際規則和秩序。”

  亂雲飛渡仍從容。中國的定力背後,是對自身發展道路和前景的堅定自信,對經濟全球化發展大勢的準確判斷,更是對大國責任的主動擔當。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最大發展中國家,中國堅定信心、保持定力,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一以貫之同各國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對全球經濟穩定意義重大。

  桑切斯表明瞭西班牙和歐洲立場:“歐方堅持開放自由貿易,致力於維護多邊主義,反對單邊加徵關稅。貿易戰不會有贏家。面對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西班牙和歐盟願與中方加強溝通協作,維護國際貿易秩序”。

  4月的北京,楊柳吐綠、春意盎然。漫步釣魚臺,中西領導人在國際風雲變幻中共同展現“風物長宜放眼量”的定力與遠見,不僅為中西、中歐關係發展和各領域合作注入新動力,也為動蕩不安的世界注入穩定性、確定性。

  策劃:張曉松

  主編:楊依軍

  主筆:朱超、邵藝博

  視覺:張樹志

  新華社國內部製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責任編輯:房琳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