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構建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系統學説(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習近平經濟文選》第一卷專家談)

2025-04-02 20:23: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不僅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的開拓者,而且是推動經濟理論創新的實干家。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握時代特徵、根據實踐發展的新要求,全面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戰略謀劃和統一領導,不斷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經驗,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構建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系統學説,形成了習近平經濟思想。近日,《習近平經濟文選》第一卷(以下簡稱《文選》)出版發行,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經濟思想提供了權威教材,對於紮實推動高品質發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而團結奮鬥,具有重要意義。《文選》內容極其豐富,收入的74篇著作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經典文獻,開拓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21世紀中國經濟學的一場革命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是前無古人的事業,創新的實踐需要創新的理論指導。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15年11月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時提出“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方法論,深化對我國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觀大勢、謀全局、幹實事,不斷總結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經驗、深化對經濟工作規律性認識發出的時代強音,是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的進軍號和動員令。

  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是21世紀中國經濟學乃至世界經濟學的一場革命。在第一次科技革命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西方經濟學在經濟學舞臺上一直佔據壟斷地位。雖然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立實現了政治經濟學的革命,但西方經濟學的壟斷地位並沒有被完全打破。即使在中國,一段時間以來也存在著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被邊緣化、空泛化,西方經濟學理論被奉為圭臬的傾向。我國經濟學雖然取得了長足發展,但有理説不出、説了傳播不開的問題依然存在。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以資訊技術、數字技術、人工智慧等為標誌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方興未艾。從人類發展歷程看,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必然推動經濟大發展,並對經濟學的創新發展提出強烈要求、創造實踐條件。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新形勢新要求,堅持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構建中國經濟學自主知識體系,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既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中國和世界經濟發展的要求,更是經濟學適應21世紀發展潮流的一場革命。在這場經濟學革命浪潮中,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勇立時代潮頭,成功開拓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堅持以習近平經濟思想指導經濟學研究,構建中國經濟學自主知識體系

  習近平經濟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經驗的系統理論概括,是中國共産黨不懈探索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道路形成的寶貴思想結晶,不僅為推動我國經濟高品質發展、科學應對重大風險挑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了銳利思想武器,而且為豐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作出了重要原創性貢獻,是構建中國經濟學自主知識體系的根本指導思想和靈魂。

  構建中國經濟學自主知識體系,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經濟思想的重要內容,是經濟理論工作者的重要職責和使命。完成好這一職責使命,必須堅持以習近平經濟思想為指導,特別是要用好習近平經濟思想中蘊含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立足中國實踐、堅持問題導向、反映時代要求,努力揭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特殊運動規律和包含其中的人類經濟發展一般規律。同時,要對習近平經濟思想創立的時代背景、科學內涵、重大意義和貫穿其中的新觀點、新理念、新論斷進行深入的學理性、系統性闡釋,力求全面、準確,避免空泛化、標簽化。

  日前,分別由中國人民大學編寫組和南開大學編寫組編寫的兩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教材出版發行。這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是“中國系列”原創性教材中的中國經濟學教材,是在習近平經濟思想指導下構建中國經濟學自主知識體系的重要成果。在教材編寫中,我們取得了如下認識體會。

  一是堅持與黨的理論創新同步,努力闡釋在學術界已形成共識的、具有原創性的概念範疇和系統學説。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吸收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和學術界最新研究進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經濟思想,借鑒國外經濟學有益成分,把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高品質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等作為構建中國經濟學自主知識體系最核心的範疇。在此基礎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改革、建設、發展實踐經驗進行抽象和凝練,深入闡釋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的理論、社會主義本質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理論、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理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中國式現代化理論、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社會主義改革理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理論、建立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理論、現代化經濟體系和産業體系的理論、區域經濟理論,以及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品質發展的理論,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理論,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産力的理論,統籌發展和安全的理論,建設高水準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理論等等,努力構建包含一系列重大創新理論的系統學説。

  二是始終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實踐。構建中國經濟學自主知識體系,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為起點,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完善社會主義制度、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主線,按照經濟制度和改革、經濟運作、經濟發展、開放經濟、宏觀經濟調控的邏輯順序,加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微觀運作、市場體系完善、宏觀經濟治理等的研究分析,特別是深入研究習近平經濟思想中重要概念和範疇,不斷築牢中國經濟學自主知識體系、理論體系和邏輯結構的學理基礎。在此基礎上,突出科學性、權威性、規範性的要求,力求概念準確、闡釋深入、方法科學、表述通暢。

  我們要繼續深入學習研究習近平經濟思想,學好用好《文選》,在《文選》的指引下進一步加快構建中國經濟學自主知識體系,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作者為南開大學教授)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