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最美鐵路】雲端上的“毫米級”守護者——麗香鐵路養護工
在海拔3300米的雪域之巔,一條鋼鐵天路穿雲破霧,自麗江古城向香格里拉聖境蜿蜒延伸。在這條被稱作“最美進藏天路”的鋼鐵動脈上,一群身著橙色工裝的守護者,正以毫米級的精度丈量著雲端鐵路的安全線。 “這裡的每一寸鋼軌都在與自然法則角力。”香格里拉綜合維修工區線路工長陳永祥仰望著哈巴雪山喃喃道。在他腳下,無縫鋼軌正經歷著晝夜20℃溫差的淬煉——白晝烈日炙烤下,500米長的鋼軌能延伸出近1.2米的“熱脹余量”;而當寒夜降臨,零下15℃的冰霜又會讓鋼軌收縮出致命的縫隙。養護團隊獨創的“氣象追蹤養護法”,通過實時監測128處地溫感測器數據,在每天淩晨的“黃金兩小時”完成軌縫精密調整。這條139.7公里的天路,串起了玉龍雪山與梅裏雪山的絕世容顏,更激活了橫斷山脈23個少數民族村寨的發展脈搏。這群雲端守護者用0.1毫米的執著,在雪線之上書寫著新時代的“鋼軌上的長征”。
2025年4月1日,香格里拉站區,一輛動車駛過。(光明網記者 趙金悅攝/光明圖片)
2025年4月1日,香格里拉站區,廣通工電段香格里拉維修工區的工長陳永祥介紹站區的基本情況。(光明網記者 趙金悅攝/光明圖片)
2025年4月1日,香格里拉站工務線工2道線路病害整治作業演練,圖為修工區工長陳永祥在進行點名分工。(光明網記者 趙金悅攝/光明圖片)
2025年4月1日,香格里拉站工務線工2道線路病害整治作業演練,圖為現在由班長進行入門前(進入作業門前)工機具、防護備品清點。(光明網記者 趙金悅攝/光明圖片)
2025年4月1日,防護員木建喜正在演練工作。作為工區唯一女性,每天完成19道安全確認程式,她的記錄本寫滿高原養路的“生存法則”。(光明記者 趙金悅攝/光明圖片)
2025年4月1日,香格里拉站工務線工2道線路病害整治作業演練,圖為作業人員使用0級軌檢儀對超限地點前後50米設備進行檢查。(光明網記者 趙金悅攝/光明圖片)
2025年4月1日,香格里拉站工務線工2道線路病害整治作業演練,圖為作業人員對起道處所進行搗固。(光明網記者 趙金悅攝/光明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