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把握好有序有效開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的關鍵

2025-04-02 15:45: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作者:曾峻(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教授)

  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以下簡稱“學習教育”),是鞏固和擴大新時代黨的作風建設成果、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舉措,對於進一步密切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夯實黨的執政基礎、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強的作風保障,具有重要意義。紮實開展學習教育,應聚焦主題,把握關鍵,努力做到學有品質、查有力度、改有成效,確保本次黨內集中教育有序有效開展並達到預期目的。

  1、學有品質:關鍵在於深化認識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認識到位才能工作到位。根據部署,學習教育要著重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系統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取得的顯著成效。保證學習品質,必須在全面性、深刻性上下功夫。全面性,就是原原本本、原汁原味研讀學習材料,掌握完整體系、精髓要義。深刻性,就是做到知其言更明其義、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領悟重要論述、政策規定背後的政治意蘊、科學方法和精神品質。

  中央八項規定是改進工作作風的切入口和動員令,是新時代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關鍵之舉。作為人類歷史上的嶄新政黨,馬克思主義政黨不僅擁有科學理論、嚴密組織和嚴明紀律,而且擁有紮根群眾、艱苦樸素、求真務實等一系列優良作風。加強作風建設,才能確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在長期奮鬥實踐中形成的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等優良傳統和作風,是中國共産黨贏得群眾、戰勝各種艱難險阻的制勝法寶。作風優良,才能經受住“四大考驗”,確保黨長期執政、始終得到人民衷心擁護。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廣大黨員、幹部要有過硬作風,才能在新征程上挺膺擔當、攻堅克難。總之,必須從政治上把握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實質,深刻認識其之於黨的作風建設以及推進黨的自我革命並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重要意義。

  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實踐舉措內含有科學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是黨的創新理論的立場觀點方法的生動運用、集中體現。強調作風問題的核心是黨同人民群眾的關係問題,把出發點和落腳點歸結到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上來,體現的是人民立場。堅持從自身實際出發,積極探索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的路徑、方法和策略,剎歪風、揚正氣、樹新風的決心、信心和智慧,體現的是自信自立。在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同時,著眼于黨在新時代的新目標新任務、世情國情黨情的新變化,更新觀念、創新方法、完善制度,體現的是守正創新。針對作風方面曾經存在的突出問題,聚焦重點難點、精準施治,不“散光”、不走偏,體現的是問題導向。注重上下聯動、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治病強身相結合,體現的是系統觀念。吸取世界政治舞臺上一些大黨老黨興衰成敗的教訓,以中央八項規定開局破題,塑造世界最強大政黨的作風與形象,體現的是胸懷天下。

  學習中央八項規定有關材料,還要認真感悟字裏行間洋溢著的崇高精神。關於作風敗壞導致人亡政息的警示,關於馬克思主義政黨執政後特別是長期執政後最大的危險是脫離群眾的告誡,表達的是深沉的危機意識、憂患意識。“我們不舒服一點、不自在一點,老百姓的舒適度就好一點、滿意度就高一點,對我們的感覺就好一點”,不與損害黨的健康肌體的行為做鬥爭,就會成為歷史的罪人,表達的是擔當使命的毅然決然態度。制定實施中央八項規定,“十年不夠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夠就三十年,直至真正化風成俗,以優良黨風引領社風民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要有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堅持抓常、抓細、抓長,表達的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執著堅定。從作風建設特別是整治黨記憶體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等突出問題抓起,緊盯每一個節、每一頓飯、每一張卡,防止“大呼隆抓,眉毛鬍子一把抓”,表達的是精益求精、善作善成的務實精神。

  2、查有力度:關鍵在於找準問題

  經過十餘年持之以恒的努力,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取得顯著成效,剎住了一些長期沒有剎住的歪風,糾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頑瘴痼疾,推動黨風政風煥然一新,帶動民風社風持續向上向好。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捍衛了黨的性質宗旨和形象。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過程及其取得的成績,讓全黨全國人民看到了黨中央正風肅紀的堅強決心,增強了有效根治頑瘴痼疾的強大信心,極大地提振了黨心軍心民心。

  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工作報告顯示,2024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問題11.8萬起,批評教育和處理15.7萬人;查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10.7萬起,批評教育和處理15.6萬人。這些數據説明查處力度在加大,同時也説明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之所以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與部分地方和單位執行的嚴肅性有關,與作風本身的特點有關。相較其他工作,作風問題具有無形性,不抓實抓細,就容易落空。同時,影響作風的“病原體”沒有完全根除,稍不注意就會死灰複燃,因而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反覆性。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必須認識到“作風建設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需要持續發力,加強學習教育,重整行裝再出發、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黨內作風問題表現多樣、成因複雜,有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有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解決問題就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這是學習教育查擺問題必須堅持的根本原則和方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最初針對的是文風會風、新聞報道、出訪調研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再延伸到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等“四風”問題,最後擴展至黨的作風建設各個方面。近年來,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所要規範的行為以及“四風”問題總體得到遏制,但舊問題尚未根除,或者隱形變異,有的換了“馬甲”,有的穿上“隱身衣”,有的玩起“躲貓貓”,千方百計規避監督,同時一些新問題上升為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比如,遇事推諉扯皮、不願擔當,搞“作秀式”“盆景式”調研,搞“包裝式”“標簽式”“割據式”落實,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搞“一刀切”、層層加碼,增加基層負擔。凡此種種,雖屬少數,但都與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背離,需要給予高度重視並花大力氣整治。

  查擺問題,既要查擺共性問題,也要查擺共性問題在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單位的具體表現,還要查擺本地區、本行業、本單位存在的特殊問題。結合實際,對照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全面查擺問題,才能防止有些單位因發現不了問題而“自我感覺良好”,為“靶向治療”打下堅實基礎。

  3、改有成效:關鍵在於常態長效

  根據部署,本次學習教育不分批次、不劃階段,一體推進學查改,融入日常、抓在經常。組織學習,目的在於提高認識、增強信心,是為了更好地整改。查擺問題,目的在於對標對表、檢視不足,也是為了更好地整改。集中整治要堅持有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什麼問題突出就整治什麼問題,做到立查立改、即知即改。通過集中學習教育,更要完善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加強作風建設的常態化、長效化機制。這是十多年來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積累的基本經驗,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歷次黨內集中教育積累的寶貴經驗。

  加強思想教育,把外在要求轉化為內在認同。教育黨員、幹部進一步認識到優良作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應有之義,是鞏固黨長期執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不良風氣、特權現象背離了黨的性質和宗旨,新時代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加強作風建設,就是要撥亂反正、正本清源。作為一名真正的共産黨員、黨的幹部,不折不扣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是自己的應盡義務,自覺保持和發揚黨的優良作風是自己的光榮責任。

  加強制度建設,用制度保障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針對普遍存在的問題,善於追根溯源,既弄清病灶又弄清病理、病原,通過建章立制明晰今後工作的標準、流程、風險點及相應的防範糾治措施。規章制度一旦確定,所有人都應嚴格執行,共同維護規定的嚴肅性和制度的剛性約束力。

  強化責任擔當,構築起作風建設的責任體系。各級黨委(黨組)切實擔負起主體責任,把作風建設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與黨的建設其他工作一體謀劃、一體推進,做到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幹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管好自己的同時管好所轄、帶好隊伍。

  強化用人導向,大力選拔使用作風優良的幹部。堅持忠誠乾淨擔當新時代幹部標準,著力改變多幹多錯、少幹少錯、不幹不錯的“逆向激勵”,完善政績考評指標和方式,健全正向激勵機制,激發幹事創業的內生動力。

  優化監督途徑,形成全方位多維度監督格局。在加強自上而下的監督的同時,用好輿論監督、群眾監督等監督方式。積極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發揚黨內民主,增加發現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以及其他作風問題的“探頭”,讓“關鍵少數”習慣於在“聚光燈”下工作。

  《光明日報》(2025年04月02日 06版)

[責任編輯:李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