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億人次、6770.02億元……盤點2025春運 多項數據創歷史新高
央視網消息:歷時40天的2025年春運2月22日將結束。今年春運從1月14日開始,多項數據創歷史新高。交通運輸部預計,整個春運期間,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達90億人次。
為期40天的春運裏,鐵路、公路、民航等各領域,多個單項數據創新高。國鐵集團預計,春運40天,鐵路旅客發送量有望超5億人次,創春運歷史新高。正月初六,民航單日旅客量突破248萬人次,創歷史新高。春運40天,全國水路預計發送旅客超3000萬人次,創歷史新高。從整體來看,春節假期中,從1月31日開始,連續5天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單日超3億人次,其中,2月3日(正月初六)出行人數達到3.39億人次,創歷史同期新高。
如今的春運早已不再只是返鄉過年的代名詞,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僅春節假期8天,全國國內出遊就有5.01億人次,同比增長5.9%;國內出遊總花費6770.02億元,同比增長7.0%。
亞冬會激發了“冰雪熱”。今年春運,日均近30萬人次的客流高峰與亞冬會賽事運輸疊加。鐵路部門增加牡丹江、佳木斯、漠河等冰雪旅遊熱門城市間的列車開行頻次。亞冬會賽區哈爾濱至亞布力間最短髮車間隔每7分鐘發一趟車。
得益於去年簽證便利化、免簽“朋友圈”擴容以及國際航線不斷恢復等利好影響,“來中國旅遊”成為了一種新的消費時尚。今年春運期間,使用非中國護照預訂國內航班的數量同比去年增長七成。其中,來自馬來西亞、泰國等10個東盟國家的旅客量,佔非中國護照旅客的二成左右。外國遊客來中國的目的地也更多元,同比去年新增10個。
2025春運裏的新紀錄
交通運輸部預計,整個春運期間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達90億人次,流動的中國,活力滿滿。今年春運,得益於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交通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人民群眾有了更多、更好的出行選擇和保障。為期40天的春運裏,鐵路、公路、民航等各領域,多個單項數據創新高。春運盤點,我們先來看看春運裏都誕生了哪些新紀錄。
作為春運的主力擔當,先來看鐵路交出的“成績單”。自春運售票啟動以來,單日售票量達到2155.5萬張,創春運歷史新高。國鐵集團預計,春運40天,鐵路旅客發送量有望超5億人次,創春運歷史新高。
這個春運,廣深港高鐵跨境客流達400萬人次,同比增幅29%,創歷年春運新高。不僅高鐵跨境客流創新高,在2月1日這一天,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單日出入境客流首次突破17萬人次,車流首次突破2.5萬輛次,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正月初六,民航單日旅客量突破248萬人次,創歷史新高。
春運40天,全國水路預計發送旅客超3000萬人次,創歷史新高。此外,廣州珠江夜遊客流保持高位運作,2月1日發送旅客達到41101人次,創下歷史新高。
從整體來看,春節假期中,從1月31號開始,連續5天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單日超3億人次,其中2月3日(正月初六),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創造歷史同期新高,這一天出行人數達到3.39億人次。
春運40天,多項數據創新高的背後是一張日益安全、便捷、智慧的現代綜合立體交通網路。如今我國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以及世界級港口群、機場群。近年來,公路、水運、民航、鐵路齊發力,逐漸構成多層次出行體系。綜合交通運輸網總里程已超過600萬公里,這讓老百姓有了“説走就走”的底氣。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高博表示,發揮綜合運輸協同優勢,全國共投入鐵路列車超過1.4萬列、客運車輛超過65萬輛、民航客機超過4100架,發達的交通基礎設施網路和充分的運力保障,最大限度滿足了春運期間人民群眾多樣化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