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鍵起飛!春耕開啟 “高效飛行模式”
冬小麥陸續返青 及時春灌春管
眼下,山西臨汾的300多萬畝冬小麥陸續進入返青期,這關係到冬小麥的根系生長和分蘗的數量、品質。由於去年冬季到現在,當地有效降水較少,造成苗情、墑情較弱。相關部門派出農技人員,到田間指導種植戶及時進行春灌和施肥,對不具備灌溉條件的冬小麥採取機械碾壓作業,讓冬小麥能返青起身,為豐産豐收打下基礎。
30萬畝良田春管忙
無人機助力高效施肥
隨著天氣逐漸回暖,湖北孝感大悟縣30余萬畝小麥、油菜迎來了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農戶們抓緊清溝除草,積極開展田間作業。
這是孝感市大悟縣宣化店鎮的油菜種植基地,放眼望去,成片的油菜長勢良好。農技人員在田裏查看油菜生長狀況,現場為農戶講解、示範春季田間管理要點。
為保障春耕備耕工作的順利進行,在小麥基地裏,兩架滿載肥料的植保無人機正沿著設定航線精準施肥,整個過程快捷高效。
“海上菜園”迎豐收 紫菜加工生産忙
在江蘇連雲港贛榆區,數萬畝紫菜迎來春季收割期,漁民們趁著晴好天氣,加緊收割和加工紫菜,“海上菜園”一派忙碌的豐收景象。
在連雲港贛榆區附近的海域,漁民坐在船裏,將今年立春後的首批紫菜收割下來。在當地,立春以後收割的紫菜也被稱為“春菜”,因口感鮮嫩,深受本地消費者的喜愛。
除了鮮食,這些收割上來的紫菜大部分會被迅速運往産業園,進行統一加工,一張張紫菜經過塑形後,銷往全國各地,甚至是海外。
據了解,今年連雲港贛榆區鮮紫菜養殖面積達9萬餘畝,預計年産量3萬餘噸。通過集約化、規模化、綠色化生産,當地每年可加工紫菜60億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