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來早 開工幹勁足丨今年將保持高密度發射 航空航太人都有哪些心願?
新春伊始,不光地上很忙活,天上也很熱鬧,就在昨天,新型火箭長征八號改首飛成功,也拉開了中國航太蛇年的大幕。
長征八號改也稱長征八號甲,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它的首飛成功標誌著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再添新丁”。
蛇年第一飛
長征八號甲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在首飛之前,記者獨家採訪了這型火箭的總設計師宋徵宇,記錄下了他們的故事。
總臺央視記者 李寧:春節剛過,海南文昌航太發射場就忙活起來了,即將迎來長征八號甲運載火箭的發射,這是蛇年中國航太的首次發射任務,也是中國航太今年首型新火箭的發射。按照慣例,火箭發射前要開一個動員會,給大家鼓一鼓勁。
宋徵宇是長征八號甲火箭的總設計師,作為長征系列火箭的老將,他先後參與過長二捆、載人火箭長二F以及新型火箭長征七號的研製。之後,宋徵宇被任命為長征八號系列火箭的總設計師。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 宋徵宇:對於我們國家衛星組網,特別是1100公里軌道的組網發射來説,長征八號甲以及長征八號,是目前能夠提供大規模批量生産,實現大規模高密度發射的一款中型火箭。
宋徵宇告訴記者,長征八號甲是在長征八號火箭的基礎上,針對未來中低軌道巨型星座組網發射需求,改進研製而成的。
以往在火箭設計的時候,為了保證高可靠性,並沒有把提升運載效率作為最重點關注的方向,但是長征八號甲主要是面向商業航太發射需求的,這就要求火箭必須滿足裝得多、成本低的要求,因此他們在設計之初就進行了很多技術創新,重點放在了裝乘客的整流罩和二級火箭的設計上。
總臺央視記者 李寧: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長征八號甲運載火箭,它的高度超過了50米。它的整流罩,也就是裝衛星的地方,直徑是5.2米,在它下方是火箭的芯二級,直徑是3.35米,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非常有特點的構型,就是腦袋大、脖子細。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 宋徵宇:你可以想像一下,一個細脖子頂著一個大腦袋在遇到大風的時候,就可能脖子被扭斷了。這種構型過去就認為不會被接納,所以我們採取了一些技術,火箭飛的時候盡可能主動控制,讓它迎著風去飛。舉一個例子,特別小的汽車,你開的時候如果風是橫向吹過來,這個汽車就容易失穩,但是你掉頭頂著風飛,這個車就開得比較穩。我們這個原理也是一樣的,我們通過這麼一種措施,來大幅提升運載能力。
宋徵宇介紹,正是由於採取了技術創新,長征八號甲成為長征家族同等規模火箭中,運載效率最高的,運輸成本大幅下降。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 宋徵宇:通過一些軟設計將同等規模的火箭的運載能力進一步增大。對火箭來説,它的成本沒有增加,但是運載能力增加以後,折算下來衛星每公斤入軌的效率,或者是價格會大幅下降。
2月11日下午,長征八號改運載火箭迎來了首飛的考驗。
五點三十分,長征八號改運載火箭成功將衛星網際網路低軌02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 宋徵宇:火箭飛行非常圓滿,從速度和位置曲線上看,跟我們理想的吻合得非常好。這是我們長征八號甲火箭的首飛,意味著長征八號甲火箭將在低軌巨型星座組網的任務中,將馬上進入高密度發射的階段。
2025 天上很忙
長征八號改火箭的成功首飛,也拉開了蛇年中國航太高密度發射的大幕。不僅如此,我們的航空領域也沒閒著,多型飛機在各地進行著試驗、試飛,今年也會有許多新機型亮相。2025,天上很忙。
新春伊始,位於天津的新一代運載火箭産業化基地裏一派繁忙景象,長征五號等多型火箭正在這裡製造、總裝。今年,中國航太將保持高密度發射,中國空間站將發射兩艘載人飛船和一艘貨運飛船。此外,我國的小行星探測任務——天問二號也將於今年啟航,計劃對一顆近地小行星進行伴飛、取樣返回。
此外,多型新研型號火箭將全力推進,完成關鍵技術驗證。多型商業火箭將實現首飛,可重復使用火箭試驗也將不斷推進。
四川星河動力航太綜合部負責人 張家駒:今年我們將保持谷神星一號火箭的發射頻次,同時有兩型在研型號也將在上半年首飛。2025年隨著衛星網際網路建設加速推進,中國商業航太産業將更加注重技術創新與産業升級。同時,在一些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援下,商業航太産業將不斷涌現,形成區域特色集群,推動産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
太空很忙,天空也很忙。多型飛機正在全國各地進行試飛和生産。在陜西蒲城,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正在抓緊試飛,這型飛機計劃今年一季度取得型號合格證,正式投入市場。而在最北端的黑龍江,多用途直升機AC332正在挑戰嚴寒,開展高寒試驗試飛。
中航工業哈飛飛機設計研究所副總設計師 王金亮:我們項目在完成本次的高寒試飛之後,後續將繼續開展系統的功能可靠性試飛和高原試飛,爭取早日取得適航證,儘快投放市場,為我國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貢獻力量。
此外,三型飛機正在抓緊研製:
中遠端海上搜索救援專用渦槳固定翼飛機——新舟60搜救機計劃6月完成總裝;
電動型載人飛艇AS700正在開展安裝調試,即將2月首飛;
可用於物流運輸3噸級傾轉旋翼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AR-E3000的技術驗證機,正在開展技術攻關等相關工作。
海採:航空航太人的新年心願
2024年,我國航空航太領域交出了一張張碩果纍纍的成績單,不斷取得新突破,在藍天上、宇宙中留下了更多屬於中國的印記。2025年我國的航空航太事業同樣值得期待。
中航工業西飛民機新舟總裝生産線動力系統安裝調試工 喬相東:從大年初五就來開始加班了,你看我們身後的這些兄弟們,從早上到現在來連口水都沒喝,一直在上面幹著,都沒下飛機。今年後邊好幾架機還沒開工,打好每一個鉚釘,擰好每一顆螺釘,讓飛機能夠順利交付,順利起飛。
中航工業西飛民機新舟總裝生産線班組長電氣儀錶安裝試驗工 魏培鋒:你從我們現場配套還有我們機上這個人員狀況可以看得出來,我們今年的任務確實很重,很繁忙的,我就希望我幹的這個工作能確保飛機的安全試飛,安全運作。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 曾耀祥:從正月初六我們就趕來執行本次發射任務,後面還有很多的任務,要等著我們去執行。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 王旭:我就希望我們的火箭能實現回收,降低一些成本。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 王聰:希望我參加的這個發射任務圓滿成功,發發成功。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 滕科嘉:希望我們的這個試驗工作更加順利,能夠圓圓滿滿完成試驗的各項工作。
中國商飛C919飛行教員 崔武佳:一過完年我們就開始了繁忙的訓練,爭取在2025年我們完成更多的C919飛行員的培訓。在新的一年,我希望我們C919飛機能夠飛向更加廣闊的天空。
中航工業通飛華南試飛中心航電崗員工皮國良:希望在新的一年裏,我們的飛機順利取證,AG600大賣,像哪吒一樣一飛沖天。
中航工業通飛華南裝配中心航電工崗員工 李寧彬:AG600能夠早日實現商業成功,大家能夠賺好多的錢。
中航工業特飛所AS700試驗試飛主任 趙佳楠:我希望2025年我們飛艇團隊能夠到祖國更多的地方,尤其是希望飛艇能夠到我的老家遼寧去,俯瞰一下遼寧大地。
四川星河動力航太火箭裝配工 胡興:今年也還會有6發火箭的裝配任務。
四川星河動力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生産線員工栗軍濤:新的一年裏,我希望民營商業航太市場持續升溫,也希望我們的火箭産品能得到越來越多客戶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