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文化中國行·營造之法堶元宵節!去土樓享最盛大的團圓

2025-02-12 15:21: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元宵節

  在這個闔家團圓的節日

  讓我們前往福建閩西

  △客家人舞龍

  看客家人如何用建築展現

  “最盛大的團圓”

  這種巨大的圓形民居

  便是福建土樓

  △承啟樓

  圓套圓 圈套圈 上上下下四百間

  被稱為“土樓王”的承啟樓

  最多時曾經住了八百多人

  △承啟樓內部

  如此多人聚于一個建築之內

  如何才能保證和諧

  土樓提供了一種平等的聚居模式

  △裕昌樓,房間大小相等 模樣相同

  圓樓的空間像“切蛋糕”一樣

  在垂直方向上進行分配

  房間不分朝向大小

  輪流抓鬮 隨機分配

  絕對的公平保障著人心的團結

  圍出最凝聚的家族之城

  △集慶樓,每戶都有自己的樓梯

  要托起這座家族之城

  必須要有堅實的地基

  那些形態各異的卵石

  擔起了這個重任

  △土樓地基

  這些石頭大小、形狀不一

  匠人們全憑豐富的經驗

  將它們排列組合 互相嵌緊

  又將經驗總結成“砌石無樣 尖峰向上”

  “尖峰向外 大頭向內”等諺語

  才保障了土樓的長久穩定

  △土樓地基

  振成樓

  是體現土樓公共性的典范

  △振成樓航拍

  它由內、外兩環組成

  外環作為私人空間

  是小家庭平時生活的主要場所

  △振成樓外環

  而內環便是公共空間

  用于大家族的祖先祭祀、看戲等活動

  △振成樓內環祖堂

  除此之外

  內環屋檐下的一圈圓形柱廊

  又形成了半私密、半公共的“灰空間”

  給人們提供了安全的交流氛圍

  △圓形柱廊

  正是在這些煙火氣的公共空間里

  家族根脈深深扎根 代代相連

  厚重的福建土樓

  穿越歲月的滄桑

  將樓內的人們緊緊團結在一起

  如今 仍向全世界講述著

  團圓、家園、根源的故事

  去土樓

  赴一場永不散場的人間煙火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